以前,每年我都跟著爸爸媽媽去南京過年,因為姥姥、姥爺家在南京,所以,我已習慣每年春節去那兒過。可是,兩年前姥姥、姥爺已去天堂過年了,所以,我們就不用再去南京過年,于是,這兩年我們都選擇去較暖和的地方過年。可是,不知怎么了,我和爸爸媽媽越是不想去南京這個讓我們傷心的地方,卻兜兜轉轉最后還是去了南京,好像不去南京就沒過年似的,這真讓我們無法理解更無法和自己解釋。我說:也許這就叫慣性吧!可爸媽異口同聲的說:這就是鄉情!
記得從前每次我和爸媽去南京過年,無論滬寧高速上有多堵,我們都安心的等待,從無怨言,心里只盼著姥姥家那頓熱騰騰的年夜飯。
我永遠也忘不了每次一下高速老遠就看到那堵厚厚的城墻,每當爸爸開到這兒時總也不忘哼上幾句軍隊的歌曲,我們仨都會情不自禁的就開始興奮起來。媽媽總會說這中山門城門是南京的第一個符號,它雄偉壯觀,屹立在南京城邊,進了這個城門,就算進了南京等等……如果不打斷老媽那她就會繼續嘮叨。
南京是一個文化底蘊很深厚的城市,這塊寶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大家。這次進了中山門,媽媽竟然跟我講起他們的青年時代,說當時文化活動極其匱乏,舊書不能看,新書也沒有,電影看的最多的就是新聞簡報。后來,到了八十年代開始有電影了,年輕人都紛紛的擠進了電影院,終于能看到故事片了,而且,在電影上有時還能看到咱南京人演電影,比如最早的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那個背著竹簍的女主角就是我們南京人沈丹萍,《他倆和她倆》電影的女主角就是我們南京人高英主演,《珊瑚島上的死光》女主角就是我們南京人馬軍勤演的等等……老媽一邊說我一邊百度,感受著南京一代人的記憶,只見老媽的臉上堆滿了為這三位女主角而自豪的表情,也可想而知老媽對南京的感情!
到了南京,我們在金陵飯店住下,行李還沒放好,老媽就催我和爸趕緊把自己收拾收拾,咱去隔壁中心大酒店吃晚餐,說完她自己就一步并成三步的先走了,平時并不利索的腿今天也不知怎么好使成這樣,我和爸也就抓緊提速的走進了中心大酒店十一樓的貴賓包房。
剛進餐廳,迎面三位著實美麗的阿姨站起來和我爸還有我握手,她們正是高英、馬軍勤、沈丹萍阿姨,親切與熱情在這大年里格外暖心。坐在沈丹萍阿姨旁邊的這位老外伯伯不容思量我就知道是傳說中的烏瑋先生,另外還有張大導演一家,真是暖融融的如同家人,更有一桌美味的菜肴來坐陪。
一桌電影人和專業戲劇工作者,似乎不需要開場白就直奔主題,新年團圓的主題自然是嘮家常。都是在鏡頭下舞臺上長大的人兒,所以一個比一個會說、一個比一個會笑、一個比一個搶著講,你剛說二句我用手把你按下,我剛說三句,那邊又出來一個比我聲還高,此刻我想:辛虧是高檔酒店,否則,房頂早被笑沒了,這南京人見老鄉咋這么激動無常呢!用一句地道的南京話說:“煩不了落”。
一群人里屬丹萍阿姨最搞笑,她率真的無敵,一開始表述就自己先笑,說一句笑一陣,老外丈夫給補一句,說一句笑一陣,老外丈夫開始拆她的臺,哎唷……這一口京腔再繪聲繪色的加上幾句南京話,背朝著拆臺老公又和左邊的我媽一唱一搭,天吶,全場笑到爆!我還看到我老媽一邊笑一也擦淚,再掃一圈滿桌笑的四仰八叉,好一派歡樂過大年!
這三位電影名角不知是誰說出了一句:我們已是昨日黃花,我心里掠過一絲不樂意,心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沒你們“瘋”,你們穿的衣服比我這90后還浪漫呢!桌上的談資前衛、時尚,那叫一個潮!哦,對了,別看一個個都會在飯桌上嘲笑她家那口子的南京女子,可私底下都對老公好的不要不要地,這真叫一個“擺”!再說了,老媽告訴我:全國朗誦還沒風起云涌呢,高英阿姨已無數場的站在舞臺上深情誦讀。我立馬百度,哇~~,這功底了得啊,這多少年舞臺經驗的積累真是越來越放光彩!高英阿姨至今仍然保持著苗條挺拔的身姿,不服氣的少女們誰來比比,咱還有照片為證呢!還有媽媽一直讓我以馬軍勤阿姨為榜樣,進了劇組就是到了家,尊老愛幼勇挑重擔,先管好自己再照顧好大家。馬軍勤阿姨就是這么做的,她不求任何回報,善字當先,勤字不了!這就是典型的南京人,這就是勤勞樸實的南京人,難怪大家都說馬阿姨在全國圈內口碑一級棒!
我還清楚的記得在“國際詩酒花茶朗誦春晚”上,馬阿姨露出的第一張笑臉,那一張甜美、動人、真誠的笑臉相信很多人都難忘……難怪這次全國微電影大賽的桂冠給了馬阿姨,如此笑容可掬又帶著金子般的心善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及每一個作品的美麗女演員,你再找一個出來給我看看?這就是骨子里的南京人!
再說我老媽:她身居上海卻心系南京,一到晩上電話來個不停,原來座機上顯示的都是025,后來改用手機了,只要她說話一變調,嘿~~準是南京打來的,我是沒法兒理解,是一腳踩進南京就永遠拔不出嗎?更好玩兒的是只要是南京人無論誰來上海她都想當人家的媽,衣食住行她全包,完全主動承擔起南京接待處、中轉站的職能,無論男女老少她都比照顧兒子女兒還仔細。有一次,一位大哥哥想給剛出生的兒子買點玩具回家,我老媽說:別操心了,我買好了!那位大哥哥激動的說:哎呀~~,我真想叫你一聲“媽”!還有一次,一位阿姨來上海公干,一行四人,臨回家時我老媽把四人的車票錢都塞給了那阿姨,只聽阿姨說:你甩嘔!我可以報銷的,老媽說:什么報銷不報銷的,拿著吧,我心里暗氣,我媽給你們錢,你們還罵我媽甩……可過了一會兒,阿姨又對我說:你媽總是處處為人著想,每天把人逗得笑呵呵的,甩的我們暖融融的。我一聽,這叫什么話哦,阿姨你真是甩的一米!這就是甩來甩去的南京人,標準的“大籮卜”,一言不和就“甩”一下。
臨回上海前,我還特地和老爸爬上了中山門看雪景,耳邊響起了姥爺常念的一首毛主席詩詞: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獅過大江……面朝銀裝素裹的古都南京,在這大美無疆中我感受到了大愛。南京人的好客、義氣、胎氣、硬正、樂觀就像走進愛的海洋,讓你縱情的徜徉。
回到上海,老媽連忙向各位南京老鄉報平安!幾位明星阿姨才一個個松了口氣,都放下心來,我心感嘆:這濃濃的情、美美的意真是讓人生活的有力量,阿姨們這一顆顆火熱的心就是春天里溫暖的太陽日日艷紅!
作者: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