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冷艷豐盈、端莊高雅,為我國傳統(tǒng)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十一月的專屬之花。
它開放在寒風(fēng)細雨的農(nóng)歷十一月,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幾分愉悅的色彩。其花期之長,在百花中獨占鰲頭。“惟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fēng)”。
古往今來,不少畫家喜以紅色五瓣茶花為題材,或工筆或?qū)懸狻9すP茶花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但寫意茶花更見筆情墨韻。
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國畫名家筆下的寫意山茶花吧。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
吳昌碩先生,善于將書法的柔美,篆刻的運刀,以及章法融入了畫里,從而形成了他柔中帶剛的獨特畫風(fēng)。所以他無論畫什么,都特別剛勁有力。
就比如下面的兩幅山茶花,其枝干的刻畫更顯筆力敦厚老辣、雄健古拙。紅花綠葉,卻艷而不俗,自有一種古樸之美。
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
齊白石在吸取八大山人,以及吳昌碩筆墨的基礎(chǔ)上,獨創(chuàng)了“紅花墨葉”一派。在紅黑、濃淡、干濕的對比變化中,形成鮮明奔放的視覺效果。
他的山茶花,便是以洋紅寫花,以濃墨寫枝,枝葉交錯,多用濕筆,亦間用渴筆,于花紅與葉墨的濃淡變化中,突出茶花的獨特品質(zhì),傳達了強烈的生命勃發(fā)意識。
不過,齊白石筆下茶花,兼有兩種意義。一是為茶花“扶正”,使之與松竹梅并列于一般人審美世界中;二則是他懷鄉(xiāng)心緒的具象折射。
近現(xiàn)代京津畫派的典型代表人物。
師從吳昌碩,并得到了吳昌碩的親傳。他擅長山水、花卉,尤以寫意花鳥造詣最高。
陳半丁以古樸沉著的色彩來表現(xiàn)山茶。其枝葉都力求樸厚拙重,用筆蒼勁,力量感強烈,構(gòu)圖穩(wěn)中出險,善于將詩書畫印有機地統(tǒng)一在畫幅之中。
近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篆刻家、藝術(shù)教育家。
吳昌碩的入室弟子,深得吳昌碩筆墨之精髓。
其筆下的茶花,以篆籀之筆入畫,用筆渾厚剛健,筆勢靜蘊含蓄,瀟灑遒勁,結(jié)構(gòu)嚴謹,設(shè)色尤其濃艷,氣韻流動,雅俗共賞。
二十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全才國畫大師。
張大千筆下的山茶花,比之吳昌碩的剛勁,齊白石的奔放,顯得秀氣了許多。
其茶花枝干柔中蘊剛,葉片用墨華滋多變,花朵敷色清嫩鮮活,意境清新閑逸,如一首靜默的詩。
現(xiàn)代著名國畫大師,也是不可多得全才畫家,開飄逸灑脫之晏氏畫風(fēng)一代宗師。
他跟張大千可以說是師承一脈,所以他們筆下的茶花,看起來有點相似。
不過晏濟元用筆變化無窮,出神入化,達到了隨心所欲之境,更見骨氣與瀟灑。
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
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所作題材廣泛,構(gòu)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
王雪濤先生極擅描繪大自然之生靈,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畫中山茶伴以竹葉疏枝,和兩只蝴蝶,靈巧生動,形成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情景交融。
現(xiàn)當(dāng)代著名國畫家。
1939年在青城山上清宮拜張大千先生門下,專心致意研習(xí)山水畫,兼攻花鳥。
這幅茶花,簡約中不失情致。揮毫之際,涉筆成趣,天真爛漫,韻味十足。
當(dāng)代大寫意花鳥畫家。
1945年起師從齊白石,13年間一直相伴左右,研墨理紙,耳濡目染間心心相印,深得齊派藝術(shù)的真諦,而且?guī)熒鸁o間如親,三日不見即悵然若失。
這幅瓶插茶花,延續(xù)了齊白石紅花墨葉的畫法,酣暢淋漓,神形兼?zhèn)洹?/p>
貌似隨意揮就,而又不失法度,處處見濃淡兼施之精,干濕互濟之妙,疏密穿插之巧,真可謂滿紙豪情,令人贊嘆。
“長安畫派”中唯一的以花鳥畫見稱的畫家。
畫作以清新典雅為主調(diào),兼工帶寫,自具風(fēng)貌。
他筆下這兩幅為數(shù)不多的白色茶花。在濃墨的襯托下,顯得色白如玉,并且有著與紅色茶花不一樣的清氣。
雖是富貴姿,而非妖冶容。歲寒無后調(diào),亦自當(dāng)春風(fēng)。 ——明·歸有光《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