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被爸媽捧在手心的,“快高長大”也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盼。想讓孩子長高,除了注重運動、加強營養外,其實中醫的穴位推拿也對小朋友長高起著不小的作用,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指導醫生:深圳市寶安中醫院(集團)針灸科醫師 廖海嬌
影響兒童身高因素多
兒童生長發育涉及到多個因素,主要有:
1、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
即出生身高是正常的,1-2歲時生長速度變緩,3歲后速度又正常。
身高齡、骨齡落后正常2-3年,青春期發育落后多于2年,男孩可延遲到16-18歲,女孩可延遲到14-16歲,身高需到約20歲才達到正常,但呈正常低值。
這是有遺傳傾向的,不需特殊處理。
2、家族性身材矮小
父母身高偏矮,孩子身高也偏矮小。
3、低出生體重兒生長緩慢
這類小孩出生足月,但體重<2500g,沒有家庭矮小史,也無內分泌異常,生長速度在正常的低值范圍。
4、全身性疾病或營養缺乏
如嚴重營養不良、嬰兒期慢性腹瀉、慢性心肝腎疾病等。
這種小孩矮小不嚴重,生長激素也不低,在進行調養后,身高、骨齡都有可能恢復正常。
5、精神社會因素
如家庭壞境、心理壓力等。
春季小兒推拿助長高
研究表明,每年2-5月是兒童、少年的高速生長期,平均長高1.37cm,是一年中最高的。
從開春到初夏,在大自然陽氣生發的時候,順應陽氣升勢來養陽,進行中醫小兒推拿,可以增身高、調脾胃、益腦髓、提正氣。
根據中醫理論,少兒身高和三個臟腑有密切關系。
1、腎主骨:
想長高,首先骨骼要健康發育,這取決于腎氣是否旺盛。
骨骼的精華在于骨髓,養腎就能養骼。
2、肝主筋:
筋必須依賴肝血滋養,肝血充盈才益氣于筋,從而保證運動功能。
3、脾主肌肉四肢:
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氣血充足則腎精充足,腎精充足則骨髓充足,骨骼壯健。
小兒推拿手法及穴位介紹
1、捏脊:
孩子俯臥,背部裹露,家長涂抹一些滑石粉;
用雙手中指、無名指、小指握半拳,食指半屈;
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端,然后頂住小孩皮膚,拇,食指往前推,提拿皮肉,向上捻動,從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處)兩邊。
每天睡前給孩子捏3-5遍,能調理其消化系統,增強抵抗力。
2、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每天按摩3-5分鐘,能調節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扶正祛邪、通經活絡。
3、按揉涌泉:
涌泉穴在腳底中心處,每天揉3-5分鐘,可補腎。
推拿建議:每周3次,4次為一個小周期,共6個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