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女排世界杯)的目標是什么?”
“升國旗,奏國歌。”
9月14日:3比0完勝韓國隊
9月15日:3比0戰勝喀麥隆
9月16日:3比0又勝俄羅斯
9月18日:3比0再勝多米尼加
9月19日:3比0虐哭日本隊
9月22日:3比2險勝巴西隊
9月23日:3比0碾壓美國隊
9月24日:3比0打敗肯尼亞
9月27日:3比1擊敗荷蘭隊
9月28日:3比0橫掃塞爾維亞
9月29日:3比0輕取阿根廷
2019排球世界杯,
中國女排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
十一戰全勝!
郎平,郎指導,說到做到!
這是中國女排第五次世界杯奪冠,
也是在三大賽上的第十次登頂!
(奧運會3次、世錦賽2次、世界杯5次)
國慶來臨之際,
十一連勝慶十一,
這樣的精神激蕩,
我們怎能不熱淚盈眶。
作為三大球中唯一奪得過世界冠軍的球隊,
中國女排承載著國人太多的榮耀記憶。
而其中,最不得不提的,就屬郎平。
從五連冠時的主攻手,
到如今帶領女排姑娘重回巔峰的主教練。
郎平從未讓國人的期待落空。
網友盛贊:
“哪里有女排,哪里有郎平,
哪里就有中國國歌和國旗”。
“有一種堅持叫郎平,
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天下英雄誰敵手?
1981年11月16日,
第三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最后一場比賽
在日本大阪體育館開打。
比賽雙方分別是中國隊,
和有著“東洋魔女”之稱的東道主日本隊。
一開場,中國姑娘就打出了氣勢,連贏兩局,
眼看比賽要以3:0結束,
背水一戰的日本隊愈戰愈勇,連扳兩局。
來到決勝局第五局后,
比分仍舊膠著,15:14,日本領先。
千鈞一發之際,郎平斜線扣殺得手,15平。
隨后,中國隊奪回發球權,
兩次攔網得分,
最終以17∶15拿下最后一局。
這是中國第一個世界排球冠軍,
也是中國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冠軍,
一時舉國歡騰。
據統計,7場比賽,中國隊共扣球1116次,
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
得到79分,命中率接近50%。
球迷們稱她為“鐵榔頭”,
她扣球的英姿也被畫成漫畫印上了郵票。
但是,沒有百煉成鋼,
又哪來的一朝成名呢?
1960年出生在天津的她,
年少時只能以小米粥補充營養,
練習排球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僅枯燥、乏味,還極易受傷:
練習接球,雙臂常常會被打得又紅又腫,
練習傳球,頭和臉也會免不了被球砸,
頭青臉腫、流鼻血都是家常便飯。
對體能、精神都是一種考驗。
看著隊友陸續離開,
她也有過動搖,
但還是堅持了下來。
那時,常有人開她玩笑,
“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腳趾頭了。”
因為每天長時間奔跑跳躍,
她腳上的鞋幾乎一個月穿破一雙。
正是這樣日復一日的訓練,
她陸續被選入北京隊、國家隊,
最后揚名世界賽場。
日本奪冠后為了眾人期許,
郎平更是訓練地比誰都努力,
幾乎每天都要在發球、攔球等動作上
練習無數次。
1982年,秘魯女排世錦賽冠軍;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冠軍;
1985年,日本世界杯冠軍;
198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世錦賽冠軍。
至此,中國女排造就了載入史冊的“五連冠”神話。
這五支冠軍隊伍里,
始終都有郎平的身影。
前四年,她是隊內的頭號主攻手,
1986年,她以助理教練身份出征。
“女排精神,振興中華”,
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那是屬于郎平的時代。
心若在,夢就在
也是1986年,
為國出戰8年、年僅26歲的郎平
因傷病,宣布退役。
以她在中國排球史上的地位,
在國內得到一份人人艷羨的工作,
實在是輕而易舉。
但她始終還有別的想法:
“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杯上
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
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
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
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
我得重新開始生活,
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
她放棄了北京市體委副主任一職,
選擇了自費去美國讀書。
那時,她剛結婚,
帶著全部身家三四百美元到了美國,
寄住在朋友家,
過上了清苦的留學生活。
最窮的時候,
自己到超市買面包片夾著西紅柿、沙拉醬吃,
以致后來見到三明治就想吐。
為了生活,她一邊打工,一邊讀書,
后來,找到了一份大學排球隊助教的工作。
“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
在哄著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
一開始我心里很難接受:
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
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
位置整個是顛倒。
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
不想顛倒,回中國去,
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
曾經的“世界冠軍”的頭銜被踩到了地上,
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的,
則是新墨西哥大學體育管理專業的
研究生——郎平,
學歷沒有任何水分。
然后,以教練的身份重新出發。
世間有一種勇者,
即使有一天一無所有,
也不缺重新開始的勇氣。
郎平就是如此,
“如果沒有這些起落浮沉,
我的人生不會有第二次起航。”
聽從自己的內心,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舉身赴“國難”
就在郎平的海外執教生涯風風火火之時,
中國女排卻開始陷入低谷。
不僅丟掉了亞洲冠軍,
世錦賽也落到了第八。
這時,有人想起了郎平。
一句“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
她毅然放棄當時年薪20萬美元的工作,
不顧丈夫勸阻,回國領3000工資,
執教中國女排。
▲郎平與前夫白帆,女兒白浪
郎平為中國女排傾盡了全力,
幾乎24小時不停歇地工作,
甚至半夜一點睡下之后
都會再起來研究比賽錄像...
在郎平帶隊的1995—1998年這個時期,
中國女排獲得了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
1998年世錦賽銀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眼見中國女排日漸崛起,
思女心切,再加舊傷復發的郎平,
于1999年,辭去國家隊主教練職位。
2003年,她曾經的助手陳忠和,
帶領女排連拿三大賽冠軍,
2004年,奪雅典奧運會冠軍。
然而,盛極而衰總是不變的規律。
2012年以后,中國女排再次一蹶不振。
對于那些在一生中永遠感到渴望的人,渴望著征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專注于攫取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寬闊的事業,更充分的經驗。 他們是不知足的,不可預測的,強有力的。他們保持著青年的全部特征:愛冒險,愛生活,愛斗爭,精力充沛,頭腦活躍,無論他們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輕的。 好像鮭魚迎著激流,他們天賦的本性就是迎向歲月的激流。 ——勃蘭兌斯的《人生》
本號文章,歡迎分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