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右翼中旗五角楓自然保護區位于大興安嶺南麓代欽塔拉草原上,距離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區西南130公里,距離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東20公里,保護區內因生長著各種形態各異、多姿多彩的沙地瀕危稀有樹種五角楓和蒙古柳而聞名。科爾沁代欽塔拉草原上的五角楓相傳是早在清朝的時候由科爾沁王爺從北京移植過來的,北京香山的楓葉據說是四角的楓葉,加拿大的一般是三角楓葉,而移植來的東西似乎不服水土而變成了五角楓葉,這一說法卻也無可考證。 從植物學的角度看,楓樹的葉片一般為掌狀五裂,也有的品種是三裂,在春夏時節是綠色,到秋天會由于葉綠素減少,類胡蘿卜素增多導致楓葉呈橙黃或紅色。世界各地楓葉種類百態紛呈,從三角楓、五角楓到十三角楓等多達16種,色有深紅、大紅、淺紅、橘紅、橙黃、鵝黃、杏紅、深綠、嫩綠等,形有心形、扇形、掌形、五角形,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植物季節性景觀。
我們9點半到達代欽塔拉五角楓景區。秋天的草原如一幅動態變幻、神秘莫測的風景畫軸,在我們眼前一一展開。而我們就是這畫中人,是最富色彩、最生動的精神所在。青春容顏、美麗姿態總是會老去,我們用照相機的鏡頭記錄著歲月變遷,記錄著亦嗔、亦喜、亦怒、亦笑的豐富表情。一俯一仰之間,天地山川盡收于眼底,一顰一笑之時,人世喜悲盡展于眉間,那些瞬間的定格,記錄了笑靨,記錄了美麗,記錄了人生變幻,記錄了歲月滄桑。
第二個周末,我和同學謝春、林萍及幾個國稅局的朋友再次去賞楓葉,還去看了那些生長在沙地里老樹,樹根奇異的形態仿佛述說著歲月蹉跎風雨滄桑,佇立天地間,佇立秋風里,在自然的風景中寂寞著也歡喜著自己的生命輪回。藍天白云下,瑟瑟秋風中,草原的深處有成群的牛羊點綴,仿佛一幅動態跳躍的油畫,五彩斑斕,瑰奇絢麗。夕陽西下時,紅霞飛滿天,火紅的楓葉與遠天一色,遠遠望去如紅色的海水般蔓延。此時此刻,人在畫中游走,情在天地間蔓延。
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多么豪邁而雅致的情趣!但是情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從生命中蘊藉而出的,是在天地間自然滋養而成的,是對宇宙自然的通靈和感悟。
在日常緊張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之下,我們需要一點悠閑的情趣來調節緊張的節奏,我們的生活節奏不妨放得慢一些,不妨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厚積而薄發,讓人生因此幸福而充實,真是慶幸有朋友和我一起體會這些難忘的生命細節!我們的人生有多么美好的緣分,讓我遇見秋天遇見你,遇見你們美麗的人生,一起體味那份悠遠深長的意境和優雅浪漫的情懷!
王實甫《西廂記》里的唱詞“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成為千古傳頌的名句,寫盡相國小姐鶯鶯與書生張珙的離別情懷,楓葉經霜變紅本是客觀自然現象,與人感情無關,但在文人眼里自然景物融進離別之人的主觀感情色彩,是什么一夜之間把一片楓林染紅了呢?那是離別之人傷心的淚水!王實甫沒有用“紅”字,卻用了一個“醉”字,用字之講究,文辭之含蓄,意境之美妙,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充滿濃郁的詩情畫意。宋代詩人楊萬里在《紅葉》詩中寫道:“小楓一夜偷天酒,卻情孤松掩醉客。”在楊萬里眼里,楓葉竟是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紅的,多么慧眼匠心,別具風韻。
實際上人們觀賞楓葉,更多的是楓葉在人們心目中象征一種堅毅的精神,人們往往還把它與往事的回憶懷念、對伊人的相思眷戀聯系在一起。一片紅葉,托起一個心愿,一片紅葉,寫下春夏秋冬,記載了歲月的輪回、情感的永恒和人生的積淀。
一山一水一世界,一草一木一春秋,一天一地一世情,在這個金色的十月,我們在美麗的代欽塔拉草原上留下自己的浪漫溫柔心事。醉了楓葉,醉了情,天地美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