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納什的觀點是,在一個納什均衡的組合里,每個人其實不選擇對自己“最優”的那個策略,而是選擇“次優”的那個策略,從而達成“均衡的合作”。
當博弈次數不止一次地進行著時,博弈結果將重復定格在某個狀態,那個狀態即是納什均衡點。公理解釋是如果博弈在某情況下無任一參與者可以通過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則此時的策略組合被稱為納什均衡。
簡單的博弈案例看上去似乎有趣,但博弈論始終是一門深奧復雜的學問,它的復雜之處就在于博弈分析所用的理想化模型與現實永遠存在差異。比如博弈論要求各方參與者必須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理性人”,而事實上完全的“理性人”并不存在。現實世界存在著太多超出博弈論的變數,這為追求精確預測的博弈模型構建工作帶來難度。
納什均衡:這是一個第一人稱視角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首先分析我自己。因為無論使用什么策略我都不能使自己的效用更高,所以我不在意我使用各種策略時對別人的影響。因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最優,我也無意去傷害別人。如果每個人都達到了和我一樣的狀態,那么這種狀態就叫納什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