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蘭花出身青樓,長得漂亮是一個方面,能夠輕松搞定兩任丈夫的秘訣是因為她讀懂了男人,這是一個情商極高的女人,如果說男人是一本書,那這個女人就是出書的人。
在心理學上,有個原則叫“心理可見原則”——人們希望并需要感知到自己作為一個現實的客觀存在體所產生的自我意識與體驗,并需要通過與他人意識的相互作用,通過他人的反饋來加強這一體驗。?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被看見、被懂得,而這個定律,也用來解釋我們為何會長久愛上一個人。
她在認識第一任丈夫的時候,已經是當地名妓,盛宣懷是晚清首富,兒子盛升頤為了娶到白蘭花,將家里的婚姻結束,重金替白蘭花贖身,并且給他一個正室的名分,對她寵愛有加。
盛升頤因為是庶出,有些事情自己也覺得很窩囊,想在社會上找一個實力相當的靠山,民國時期孔蔣宋是誰都想巴結的,有錢的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要有實權人物幫忙。
他的目光落在了孔家大少爺孔令侃身上,這位大少爺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有他辦不成的事情,可是用什么可以打動他呢?
只能送別人拿不出而孔令侃又稀罕的東西才行。
?
孔令侃的風流倜儻是遠近聞名的,他一向覺得愛就是愛,不要那么多條條框框的制約,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倫理輩分的束縛,讓他第一段感情被迫終止。
他看上的是自己親舅舅宋子文的小姨妹,按照輩分來說,他就和自己舅舅稱兄道弟了,這可把宋靄齡夫妻倆氣壞了,在家族實力的壓制下,小姨子只好另嫁他人,這件事對于孔令侃始終都是一個結節。
他雖然住在香港,但是辦公地點在本島,而盛升頤正好住在本島,這樣他就約孔令侃每天到他家吃飯,中午也在他家專門的房間休息。
因為盛升頤的身份,白蘭花也可以經常出入孔家,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宋靄齡的牌友,彼此之間都關系不錯,相處融洽。
這也讓孔令侃認識了白蘭花,雖然她40歲的年齡,但是看起來不過30歲,長得漂亮,身材好,還特別會說話,善解人意,因此大家都很喜歡她,這也是盛升頤邀請他去吃飯午休,不拒絕的最大的理由,甚至很竊喜。
白蘭花從小在風月場所,花心的和傾訴的還是癡情的,她都可以一眼識破,如同盛家少爺跟她在一起時,純粹就是愿意跟她說話,她能夠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直至盛家少爺執意娶她。
這次她看孔令侃的眼里滿是柔情,在她眼里,孔令侃也是情種,只要真的動心了,就覆水難收。
其實也不盡是如此,孔令侃開始只是迷戀她的身體,沒有打算和她相守一世,他只是想通過這種另類的方法報復父母,還當初拆散他和小姨子的那段孽緣。
沒有想到的是,他徹底地淪陷在白蘭花的溫柔鄉里,白蘭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善于傾聽,懂得幫助對方消化苦惱,實時指出問題的癥結,而且孔令侃發現,只要是白蘭花指點過的事情,基本都是順利成功的,到后來他基本有事情都要問她的意見,完全依賴她的感覺。
?
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愛情不僅要求相愛,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對方的內心世界。
用旁觀者的眼光看很正常,畢竟白蘭花比他大17歲,而且從小在那樣的地方求生存,她見過的人性美丑,生活閱歷,都是她的資本,分析問題自然會比20多歲的毛頭小伙要透徹得多。
雖然盛升頤很是舍不得,但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他還是忍痛和白蘭花離婚了,當然離婚之后他很快就成了蘇浙統稅局局長,這可是他向往已久的肥差。
這個時候的孔令侃由于在香港私藏電臺被舉報,宋靄齡為了讓兒子逃避J介SD的懲罰,讓兒子去美國留學。他是一定要帶著白蘭花一起去美G的,白蘭花自然知道男人喜歡歸喜歡,但是沒有婚約心里還是忐忑的,只是悄悄示意了一下,孔令侃就明白了她的顧慮。
過去的青樓女子由于特殊的環境,大部分都不能生育,白蘭花也不例外,但是孔令侃是不計較這些的,他只知道自己離不開她。
在有權有勢的人那里,金錢可以買到一切,也許遇到真愛才是最難得的,所以孔令侃瞞著父母帶白蘭花去美國的途中舉行了婚禮再告知父母,這樣他們已經反對無效了。
?
1992年,與白蘭花相愛相守一生的孔令侃在美國紐約去世,他的一生只愛一人,但是一生無子嗣,卻感到無比的自在和幸福。
孔令侃愛白蘭花是真心的,白蘭花的愛情里多少帶有利益的成分在里面,因為她沒有辦法要求自己付出純粹的愛。
也許正如羅曼.羅蘭在《約翰.克里斯朵夫》里面說的:愛是在愛人的人心里,而非在被愛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