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創作賽#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91歲的老太在醫院檢查出艾滋病,原因竟然和三名流浪漢有關。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人老了還有性需求,是人之常情,還是不知羞恥?
時間:2015年,地點:浙江義烏。
這天市立醫院,醫生接診了一名91歲的老太,老人姓崔身體一直還算硬朗,也沒有什么大毛病。
可是大概半個月前,崔老太開始頻繁發燒、咳嗽,去社區小診所吊了幾次吊水,當時是好了,回到家又反復了,來回折騰了幾次。
崔老太的小兒子,62歲的余爺爺看在眼里急在心頭,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就帶著母親來到了市里正規醫院檢查。
這一檢查不要緊,卻發現崔老太患上了艾滋病!
“這不可能,父親走了有20多年了,母親一直一個人住在農村老家,怎么能有這病?一定是你們搞錯了。”拿著檢查結果于爺爺滿臉不可置信。
其實醫生起初也不相信這個結果,91歲的高齡還能患上艾滋病,實在匪夷所思,為此他還反復確認了幾遍,結果還是如此。
看來想要知道原因還要詢問當事人崔老太,面對兒子焦急的問詢,91歲的老太低下了頭滿臉通紅,小聲的說出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1:
20多年前崔老太的丈夫因為生病去世,老人就一直單身,剛開始的幾年,崔老太還沉浸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中。
也沒有再婚的打算,可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就想再找個老伴,一方面是因為自己一個人在老家住實在太過孤獨想找個伴搭伙過日子。
另一方面崔老太一直有個秘密,埋在心里,羞于開口。
不過再婚的想法剛提出來就遭到了強烈的反對,那時候崔老太太幾個子女也都是當了爺爺奶奶的年紀,認為老太太的想法實在是“丟人”屬于“瞎折騰。”
這也是傳統觀念中大部分子女們的看法,追求晚年幸福和“老不正經”“為老不尊”畫上了等號。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些人老了還有性需求。
中國性學第一人教授潘綏銘在《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一書中提到,我國55-61歲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個月有1次性生活,39%的老年人能夠達到每月3次。
崔老太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自己多年以來在晚輩中維持體面的慈愛形象,讓她假裝無“性”。
越壓抑,越渴望。
在老家獨居的孤獨時光中,她陸續會收留一些流浪漢。
其中的三人向她,發出了邀請。
或許是內心太寂寞,或許是一時糊涂。
91歲的崔老太成了義烏市最年長的艾滋病患者。
2:
乍一聽荒唐無比,可笑又可恨。
卻反映了整個社會都存在的問題。
避而不談,極力閹割老年人的“性”和“欲望”,殊不知越壓抑,越渴望。
根據調查僅上海一地在2019年60歲以上的艾滋感染者就達到224人,其中百分之78是因為性傳播。
為何?
上海65歲的楊大爺和老伴,這些年很恩愛保持著不錯的生活。
一直很穩定。
直到口罩過后,原本健康的楊大爺身體每況愈下感覺自己越來越力不從心,于是就在某天晚上偷偷去了無人的成人用品店。
沒想到,買來的東西沒收好意外被兒子看見了。
“你倆丟不丟人,這么大年紀了,干什么啊!”
面對兒子的怒火,楊大爺郁悶的同時也想不通,自己正常的需求怎么到了兒子口中就變成了“丟人。”
難道老年人就不能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了嗎?
在紀錄片《和陌生人說話:老年人的情愛江湖》中,菖蒲河公園老年人相親角的“常客”胡大爺,就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他坦誠自己談過很多女朋友,最浪漫的事,是在大柵欄電影院,一天四次。
很多人說他“老不正經”。
71歲的年紀了,沒有個老人該有的樣子是個十足的“老流氓。”
然而,表面風流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胡大爺也不例外。
20多年前,妻子因為一場大病,臥床不起,至此正值壯年的胡大爺在照顧妻子日常起居的同時還要忍受著無性婚姻。
一年,兩年直到妻子的離開!
中途有人勸他離婚。
妻子也讓他再找。
都被他一口回絕。
他對妻子感情很深,很深,這么多年過去了每每提到依舊淚眼朦朧,也準備一直不再婚。
可是,因為妻子重病壓抑多年的需求,始終要被看到、被滿足。
胡大爺表面上是在尋求性,實際上是在了卻多年來未竟的遺憾。
像胡大爺、楊大爺、崔老太這樣的老年人,未必不明白,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能像年輕時那樣隨心所欲。
甚至他們也知道,自己的這種情感可能對于身邊的人來說是一種困擾或者負擔。
但他們就是想要嘗試,想要了卻心中的遺憾。
在走向生命盡頭時,不后悔。
也會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這種需求是錯誤的、不應該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想盡辦法閹割、隱瞞自己的行為。
不讓周圍人特別是子女和親友發現,在傳統的觀念和看法中維持自己固有的老年人形象。
盡管這種情感需求是人類理所當然的本能。
可能會表現為對性的渴望,也可能表現為對認同、理解和愛的追求。
無論是哪一種,他們都在尋求一種“不后悔”的活法。
希望在死之前,不讓自己遺憾。
3:
對于這些老年人來說,他們也許已經無法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況。
但是他們上述的情感需求,應該被重視被理解。
可喜的是,無論是公園里的相親角,還是老年人相親節目。
乃至越來越多的合唱團、舞蹈隊,廣場舞等等。
都在極力創造和滿足老年人情感生活的搭建!
堵不如疏,老年人的正常需求沒有必要畏之如虎、高度緊張。
子女和社會不應該忽視,也不應該一味的反對,老年人喪偶,獨居和離婚前提下的再婚和戀愛。
其實老年人的“性”需求不完全是為了荷爾蒙,更多的折射的是精神世界的空虛和孤獨。
這樣簡單的答案很多人不是不明白,只不過在傳統觀念的束縛下自帶偏見。
實際上這樣的偏見不僅是在看待老年人的情感問題方面,似乎只要有一點“欲望”都會被嘲笑批評!
短視頻中有老人身穿旗袍展示自己,本是陽光開朗的一件事,評論區卻總有不合時宜的嘲笑聲“人老心不老”“這是要掏空哪個大爺的養老金”等等。
但凡老人們有點活動,無論是跳舞、廣場舞、合唱團、甚至老年人相親角,就總會有人發出類似的聲音。
就是不知羞恥,罪大惡極!
而這些如果換成年輕人,他們就認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人之常情!”
總之,老年人有性需求并不是罪大惡極的,而是人類的正常生理需求之一。
為他們提供更加開放和包容的環境,正確對待。
杜絕針對老年人違反道德法律的錯誤“性交易”亂象,才是我們應該做得!
不讓91歲老太感染艾滋的荒唐事再次發生。
老年人的性需求,是人之常情還是不知羞恥?
對此你們怎么看?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系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