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有足夠的經歷后,再看書中的人物和情節才會有深刻的體會。就像有過暗戀經歷的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會更懂得那種高傲和卑微的心情。失去過心愛的人看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愛更懂那種遺憾和苦痛。經歷過貧窮和饑餓更懂《活著》中人求生的辛酸和不易。
達不到一種經歷和體驗是很難進入小說中作者闡述的故事情節中。更多的是作為旁觀者看別人喜怒哀樂,或者拿起一本經典文學卻發現壓根讀不下去,完全不明白在絮叨什么。有些東西只能到一定閱歷了才能讀懂。
那么書讀多了到底是什么感受?
小說讀多了,你會見到各種跌宕起伏的人生,各種丑惡和掙扎,各種低劣和媚俗,各種憔悴和不甘,各種無奈和幽暗,你會讀到各種人世間沉淪的故事,從此之后你不管面對什么事,都是你內心深處早已體驗過的黑暗橋段。
歷史讀多了,你會見到各種大勢,各種被命運洪流裹挾而去的微小個體,你會發現人的渺小,世事的既定和多變,愚蠢的重復和偶然閃現的微光,那微光如曇花一現,以至于你毫無信心能在有生之年遇見。
哲學讀多了,你會見到各種價值觀的形成,各種質疑的微妙,你會發現自己原本堅定相信的不過是一場虛妄,你原本嗤之以鼻的居然蘊含道理,你會不再執著于曾經那些堅守,你會用更思辨的目光看到這個亦真亦假的世界。
社會學讀多了,你會發現那些司空見慣的事情,其實都有設計,你會發現人類社會不過是一張想象中的草圖,自以為是的運作,你會發現有些溫暖的事,其實背后都隱藏著冰涼的考慮和目光,你是系統的一分子,你輕若浮萍。
人類學讀多了,你會發現人類不過就是一種奇特的動物,你會發現我們沒有什么高尚,沒有什么特殊,我們只是披著一張現代文明的外衣,行鼠竊狗偷之事,我們只是一邊訴說著一個個虛假的故事,一邊滿足著各種貪欲。
但正是因為我們明白世界本身冷酷,我們才更愿意去珍惜當下,珍惜所愛之人呀,讀書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你看透世界,而是讓你學會樂觀向上,愛自己,愛家人…。想起一句話:當你讀了一些書的時候你會發現世界是光明的,當你讀了更多的書時,你會發現世界是黑暗的,但當你讀書讀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你就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那感覺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