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對門成仇人:當我和23個親戚同住一個小區


撰文:劉小云;主播:宋婷婷

現代城市正不斷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互聯網構建的商業生態能解決日常各類需求,越來越多的獨居族涌現,在一線城市,熟人社會成為了一個愈發遙遠的詞匯。

然而在城市的犄角旮旯里,還有無數的回遷房、新農村小區仍保持著熟人社會的關系。

這些“萬人小區”中,至少有九千人都相互認識。他們是親戚、朋友,或是老同學和舊鄰居。大家在高樓林立的小區里,聚集起一個個親戚部落、鄰里部落,順延著過去在農村的生活。

來自中部某三線城市的小李家就是其中一戶。

01

萬人小區,認識九千人

“姐,賴毛和王姐和好了嗎?我最近看王姐抖音把罵她婆婆的內容都刪了。”

“應該沒有,最近這個禮拜他們家燈就沒亮過,下面也沒見賴毛的車。”

隔著幾百公里,我和表姐聊起我們小區的八卦。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們家的老鄰居,也是我表姐家前一棟樓的房主賴毛哥和他媳婦王姐。

前陣子,大數據把王姐吐槽她婆婆的“罪證”推送給了我,視頻里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好像是因為賴毛家婚前承諾買房,結果直到王姐生完孩子,男方家還沒落實,婆媳倆撕破臉了。

我遠在另一個城市,每天像追劇一樣津津有味地吃著他們家的瓜,還時不時和表姐討論。

沒辦法,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熟人化的小區,東家長西家短都在眼皮子底下。誰家管狗叫“兒子”,誰家老婆天天取快遞,誰家又因為跳廣場舞鬧得妻離子散,都逃不過鄰居們敏銳的雙耳。

為了實時監測鄰居家的動態,我表姐甚至專門借了醫用聽診器,隔著一堵墻也不能阻止她的八卦之心。

這就是住在回遷房里的生活日常。官方的說法是,新農村花園小區。

區別于那些廠辦大院、國企宿舍、某某局家屬院,我們小區的組成相當簡單:一共三期,50多棟樓,共有2000戶,80%以上的住戶都是我們村的原住民。

在這個萬人小區,9000人相互認識都不足為奇。就算不認識,只要稍微一打聽過去是村里幾隊的,也都知道些底細。

它的起源有些年頭了。早在十幾年前,我上初中的時候,就聽說村里要在荒地上蓋一座新樓,到時候要把整個村都搬過去。后來事情擱置,一直到2012年,小區的第一期樓盤才開盤。

萬人小區建在一片被挖平了的土梁上,周圍還種植著莊稼

我爹媽猶豫了一整晚,最后決定拿出全部身家,又找人借了點錢,湊夠16萬,買了當時最小的戶型,成了村里第一批“上樓”的村民。

我記得交鑰匙時,我們全家一起上樓看,那時的家還是空蕩蕩的毛坯房,而且只有兩室一廳,這意味著我和我弟始終得有一個人睡客廳。

不過終于不用再倒泔水爐灰,不用忍受冬天光屁股上旱廁的寒冷,我倆還是興奮了很久。

之后幾年,由于市政占地,村里發放了點人頭補貼,小區的二期三期啟動得很快,據說能放下整個村子,還要把幼兒園、學校、衛生院都搬過去,順便建一個紅白理事會給村民們辦婚喪嫁娶,大家都很高興,陸續湊錢買了房。

萬人小區,承載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02

我們家族,在這里有23套房

依稀記得,第一次“上樓”,很多老鄉還很不適應——

我姑媽買了120多平的大房子,卻執意要在主臥和次臥盤炕,理由是床板睡不踏實,能睡下的人也不多;我媽把村里的水桶、墩布都提上了樓,還經常儲滿水,在村里用水不便,儲水是她刻入骨髓的習慣;還有人干脆把這兒當成過夜旅館,晚上回來住,白天回村里,或者夏天回村避暑,冬天上樓貓冬。

搬進樓房的第一年,大家還時時惦念著鄉村生活。我媽每天雷打不動騎電動車回村里打麻將,和老鄰居們聊天。就算在小區,她也要跨過好幾個單元,上好幾層樓,去找相好的嬸子們串門。

她不喜歡住樓房,覺得孤悶。唯一欣慰的是,終于不用時時給澡堂送錢了,自己家安了熱水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她還因此把暫時沒買房的親戚們叫來家里洗澡,沒事兒邀請人家過來小住。

童年的老院子

說得意肯定是有的,那時一期住的都是村里稍微寬裕點的人家。不過也經不起人家細問:你家幾號樓啊?一說15號就露餡兒了——三戶一層,最小最便宜的戶型。

我上大學的那幾年,我的親戚們也陸續搬進了樓房。大姑二姑、大伯二伯、堂哥表姐……一家上來,一大家子拉拉扯扯也都上來了,我們整個家族因此完成了100%的城鎮化。

在以血緣維系的鄉土社會,萬人小區大多呈現出家族連片的聚集效應。我細數了一下,從爺爺輩的大家族算起,我們整個“李家”一共有18戶親戚,在小區里有23套房,邁開步子走不了5分鐘,就能找到歇腳的去處。

若是在北上廣深的好地段,我們或許還能享受房地產的紅利。可在這十八線小城的城鄉結合部,房子,還是小產權房子,也將將只夠自住。即便如此,對于剛剛泥腿上岸的農民們來說,也是逆天改命的轉折點。

我媽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誰能想到跟了你爸30年,最后還能住上樓房。”

要知道,我大伯結婚時住的還是新打的土窯洞,我爸結婚時才開始流行磚瓦房,后來村里拆遷,換了一處平房,這回又住上樓房,簡直是鳥槍換炮,屬于時代的快車送給他們的好日子。

03

熟人小區的便利

當整個家族都住在同一個小區,我們家的生活便利程度提升了不少。

我家只有兩間臥室,每逢寒暑假回家,我和我弟住不開,我自然而然拿上東西就去了姑媽家,那么寬的炕,仿佛專門為我設計,想住多久住多久;我和我弟常年不在家,我媽網購、開卡、物業等問題都是直接找我兩個表姐,我爸也經常找我姐夫幫繳交通罰款。

親戚間互相照應的例子比比皆是。小區充電位緊張,二表姐的新能源車白天開走,晚上回來沒位置,大表姐就提前把車停過去,幫她占位;大表姐和二伯家是對門,相互都留了鑰匙,刮風下雨,誰不在家,另一家直接過去關門窗;孩子看管更不成問題,誰家有個什么事兒,把孩子扔給親戚,吃飯、寫作業、安全問題都不用操心。

疫情的時候,這種好處更加明顯。去年管的特別嚴那陣兒,我爸正在小區某棟地下室下棋,沒看見群里通知要封控,直接被關進了單元里。不過,出不去也沒關系,他順腳就上了三樓我五叔家等消息。

疫情期間的小區

在彼此知根知底的小區做生意,誠信和口碑是頂頂重要的事。哪家小賣鋪賣個壞瓜不給賠,當天就能榮登十多個小區群;我家裝修時,木工活兒做得粗糙,但我爹媽也不擔心,東西壞了,一個電話就得讓木工過來修,不然我爸能順著找去他家。

在這里,我們的社交半徑從核心親戚圈向外圍熟人圈擴散。有時候即便你不認識那人,你的家人也立馬能從六度人脈理論里翻出TA和你們家的淵源。大家有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時間互通,其中就包括很多八卦——

比如某年某月某日,我大嫂發現樓下那戶女人不對勁兒,她老公一走,老有別的男人準點來報到。她在群里一說,我姑媽便將來龍去脈細細道來:她家以前住老爺廟對面,她的二兒子就是那男人的……

再比如某年某月某夜,小區里的超市老板揚言要自殺,消息一出全小區嘩然,趕去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我大姐住在他家對面,順勢架起手機在群里直播,瞬間讓鬧劇變喜劇。

至于誰家兒子賭博輸了十幾萬賣了老宅,誰家窮得還不上車貸了還要在群里接龍買龍眼吃,以及哪家老太婆年輕時候作惡,現在活在兩個兒媳婦手里戰戰兢兢……這種消息更是源源不斷,逢年過節一回家,都輪不上我問,親戚們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聊閑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便能輕松了解全村事。

04

更大的代價

不過,享受熟人社會便利的同時,也得付出代價。

首先是生活隱私被侵擾。小區人多嘴雜,或許你只是從樓下老婆子們扎堆的小道中穿過,就被造了一身謠;或許你只是下樓遛個彎,就能撞見村里難纏的惡鄰……你以為住進樓房,終于能躲個清凈,告別世俗的人情往來,最終卻會發現,熟人社會的這張大網難以輕易掙脫。

我一個姐姐嫁到市區后,因為上班不方便,回來小區居住。后來小區引進北京的幼兒園,并且實施了本村孩子不要錢的優惠政策,她覺得不錯,便暫時讓孩子在這邊過渡。

沒想到常年住在娘家,很快就傳出了風言風語。有人說她男人出軌了,有人說她和婆家不和,甚至有人繪聲繪色地編造起法庭上倆人離婚的過程,“那孩子她都不要,是法院判給她的!” 若不是被掃樓道的二嬸聽到傳話回來,姐姐現在還都不知情,天天笑嘻嘻地和人打招呼。

某種意義上,這里已經不僅僅是居住區,更是村里人情江湖的順延。現在新鄰居們的交往比從前少了,可紅白喜事還是得以單元為單位進行通知。

我去年結婚,本來我媽不打算聲張,沒主動和鄰里提及,沒想到禮賬本上還是翻到了幾個不請自來的鄰居。人家馬上也要辦事兒,盼著你回禮,這樣的人情往來成了日常生活不小的壓力。

村里大拆大建那幾年,修路占房,有了一批拆遷戶

我二姐也因為給孩子辦周歲宴犯了愁。她不想大辦,只想告訴幾個親近的親戚,可這個請了那個哪能不請?一大家子起碼五桌起步,不收禮她吃虧,收禮了就不能光吃飯。思來想去,她說服自己,一家人小吃一頓得了,就這還得罪了最疼她的三舅媽,“已經給娃娃買好銀鎖鎖了,結果人家壓根兒沒想請我去。”

因為距離過近,即使是親人間也會因摩擦增多,而出現嫌隙。

我二姑本來不想買樓房,可她所有的親戚全都搬進了小區,她再不買房,里子面子都過不去,不得不掏出自己的養老本35萬,購置了三期的兩室一廳電梯房。結果買就算了,她還和自己最討厭的親大哥住了對門。

幾個子女本該輪流照顧奶奶,但大伯不想接奶奶去自己家住,為了營造自己還在村里的假象,他白天在村里待著,晚上偷偷回小區住,連燈也不敢開。若是二姑住得遠也就算了,可惜兩人是個對門,半夜聽見他家沖馬桶的聲音,氣得大鬧一場。

而像我這樣,無法承受外界過度窺視的人,早早就離開了小區。偶爾回去一趟,也如芒在背,生怕被問東問西。

前一陣子我休產假回娘家休養,下樓散散步,很快就碰到了一個不想見的遠方二媽。她驚呼我懷孕后怎么變得這么丑這么黑,還夸張地說我至少胖了100斤。搞得我心情糟糕,隔天就讓老公來接我離開。

老公問我,回家住的不開心嗎?我家的大本營在那邊,不是有很多人可以陪我嗎?我說正是因為這樣,才更不想回家。

可離開時間長了,我又會懷念這種熱鬧的場景。我曾在廣東生活了6、7年,在完全陌生的城市工作,除了同事幾乎沒有朋友,甚至連合租的舍友都不知道她們的全名。

我愛給姐姐、我媽、姑媽打視頻電話,看到她們永遠扎堆出現屏幕上,經常能撫慰我漂泊異鄉的孤獨。

每次回家,家里都有這么多人一起吃飯、聊天、縱享八卦

如今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卻也時時記掛著萬人小區里的大事小情。每當想起那個小區,故鄉就有了具象的含義。時而喜歡,時而厭煩,時而想念,或許就是我們與故鄉之間的距離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做李太太的第5年,我親眼見到現世報。
在城市打拼,回農村養老,你也是這樣想的嗎?
親戚介紹一個很漂亮的對象結果沒看上我,沒想到我被媒人看上了
大姨住院,她的兒女說不好請假,叫我媽去照顧,我當時就火了
那時候,人咋就那么親?
出過事的河邊,響起縹緲歌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土默特左旗| 齐齐哈尔市| 郸城县| 洛隆县| 钦州市| 嘉禾县| 临江市| 昭通市| 海晏县| 方城县| 澳门| 黑水县| 锦屏县| 巨鹿县| 富顺县| 宝清县| 乐昌市| 保定市| 鞍山市| 陆丰市| 海兴县| 商河县| 礼泉县| 古交市| 平和县| 南丹县| 北京市| 永嘉县| 弋阳县| 河源市| 璧山县| 曲靖市| 通州区| 彰化市| 文水县| 调兵山市| 茶陵县| 铜梁县| 武冈市|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