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
距離2020年高考僅剩274天!距離2021年高考僅剩638天!
很多人對自己最終想要得到什么都很清楚,但在設計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徑時卻常常失之草率!
據調查顯示,有49%的學生因為調劑、找工作容易、收入高等原因選擇專業,27%的學生根據興趣愛好選擇專業,只有9%的學生根據職業規劃選擇專業。
某大型招聘網站調查結果顯示:52%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給個機會,我會選擇另外一個專業”。
北京日報曾經報道了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一名學生,他很希望能轉入經濟系,但是大一學年的成績和排名都沒有達到轉系的標準,所以學校不同意轉系,該同學向記者提到,正因為自己不感興趣才學不好,而學不好又沒有轉系的資格,這就是一個悖論。
根據上面的調查數據,如果有一半的大學生是因為專業調劑、找工作容易、收入高等原因選擇大學專業的,那么在高校出現較高比例的專業滿意度低、想轉專業、甚至退學重考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了,但這對學生自身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對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也都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為了避免或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我們應該在高中階段開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我們無不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但是未來應該怎樣?我們都有自己遠大的職業理想,但理想如何才能成為現實?我們都想追求幸福的生活,但幸福之花終究會開放在什么樣的花園?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可以作出具有目標感的安排。
生涯發展研究者舒伯(D.Super)通過長期研究,系統地提出了有關職業生涯發展的觀點,綜合闡述了生涯發展階段與角色彼此間的相互影響,將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劃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共五個階段。
按照舒伯的分析,15歲至24歲的年齡階段,剛剛從成長階段過來,進入探索階段。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征是:通過學業與課余渠道,通過學校的活動、社團休閑活動、打零工等機會,審視與評價自己的興趣、愿望和能力并探索其實現的可能;關注升學或就業機會;對職業進行初步的探索。
高中學生正處于這個階段,他們面臨的主要任務應該是提高認知水平,加強職業體驗,高三考生也特別應該重視高考志愿的科學定位。
在高考志愿的規劃中職業規劃對考生來說至關重要,根據往年報考經驗來看,基本上有以下幾種:
① 有明確目標,清楚自己喜歡什么專業,但是對自身興趣缺乏清晰認識;
② 沒有明確規劃,平時對專業有過一些了解,但對專業具體內涵卻不了解,比如該專業主干課程;
③ 完全沒有規劃,沒有考慮過要讀什么專業,只知道上學,未來志愿的事全部委托父母;
④ 父母工作忙,孩子沒人管,完全靠孩子自覺;
⑤ 孩子自身基礎不錯,但是沒有信心,父母及老師也都不看好孩子放任不管。
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困惑,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障礙,如果一個人沒有生活的目標,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隨波逐流,或者困于障礙,一蹶不振。要知道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現在所處的位置,而在于邁出下一步的方向。
職業生涯規劃本身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的變化過程,它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或工具,幫助你養成一種能力,能助你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于自己的優勢,在不同發展階段都能對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一個重新審視、評估的機會,這樣就有助于你發揮最大的潛力,克服生涯發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為自己的每一個人生階段創造最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高考填報是人生的第一次定位,也是對自己未來職業人生的一次設計。只有提前做職業規劃,對考生的深造、就業是會有有很大幫助的。
首先,在填報志愿選擇專業時,你要認真地與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緊密聯系在一起,根據國家的人才戰略需要,結合社會的發展現狀;
其次,考慮個人各種因素,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制定合理學習目標,否則,如果進入大學后,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學習過程中沒有動力,沒有意識去培養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那么大學畢業后在職場上可能就缺乏競爭力。
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能使高中生更深入、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包括性格、興趣、氣質、職業能力、職業價值觀等,幫助你重新對自己的價值進行定位并使其持續增值;引導你對自己的綜合優勢與劣勢進行對比分析,準確評價個人特點和強項,評估個人目標和現狀的差距,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實的自我,樹立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與職業理想,準確地進行職業定位,確定人生的方向。
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對社會、對個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社會角度講,高中生畢業后不論是直接工作還是升入高等學校,都是我國人才的后備力量,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不但決定著個人的發展,也影響著我國勞動力隊伍的整體素質以及社會的穩定發展。從個人角度講,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盡早確定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規劃和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發掘自身潛能,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成功的幾率。
人們在面臨選擇的時候,科學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很重要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高中生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比較科學地分析各類信息并做出選擇。
首先,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比較全面地認識自己,主要通過了解自身的興趣和能力傾向確定適合自己的大學專業,進而找到將來努力的方向。
其次,職業生涯規劃還可以幫助學生設計具體發展路徑和實施計劃。明確了起點和終點,但中間的道路仍然有千萬條,哪條路更適合自己,能更順利地達到終點呢,需要我們綜合考慮各種外界因素,比如學業成績、家庭環境、身體情況、社會就業環境等。
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認識這些因素的影響程度,并運用專業的方法規劃出一條最佳路徑,同時制定出詳細的實施計劃,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學業乃至發展目標達成的可能性。
高中生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需要在充分且正確認識自身條件與相關環境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專業的職業測評,確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個性特點、天賦能力、缺陷、氣質、興趣等影響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設計個性化的發展道路和發展規劃,選擇與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能力相適應的職業,進而促進個性的全面發展。對應到大學和專業的選擇也是如此,學習適合自己的專業,動力也會十足。
就此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提高認知水平應該包括自我認知、生涯認知、社會認知和職業認知等各個方面。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知識,設計好一個自己將要為之奮斗的目標,即自己以后要走的路,然后再通過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高三學生做職業規劃不會限制自身的發展,也不會浪費緊張、寶貴的時間。職業規劃不是單給考生一個職業目標,更不是讓考生根據這個目標去準備,職業規劃是引導學生自己去認識社會,了解職業,這是一個開闊眼界的過程,同時還引導學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發現自己內心的渴望,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職業目標。
“三人行生涯規劃”,是一家專注于個性化生涯規劃服務,為學生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教育機構,以“做有影響力的生涯規劃專家”為發展愿景,其主要業務涵蓋生涯規劃測評、生涯課程設計、生涯規劃咨詢、生涯教育頂層設計等,為中學生提供包括國內外升學路徑、高考選科、大學擇校、未來職業發展的決策支持,幫助中學生探尋科學的生涯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