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孩子早戀問題。
『 問 』
娜姐,見字如面。
老母親遇到了新問題,長話短說。
我家閨女,在市區最好的高中讀高二,從小學到現在都是比較聽話的孩子:
長相隨她爸,身材高挑,清秀好看,性格開朗,樂于助人,成績較好。
春節前,她有天回來,突然和我說,班里有個男生喜歡她,有事沒事總愛找她說話,挺耽誤她學習的。
閨女也明確說,她不喜歡那個男孩子。
我說,這樣吧,你讓你玩得好的女同學,去告訴那個男孩子,不要這樣了。
但后來,聽閨女說,那個男孩子還是有事沒事都往她座位上湊,拉著她說一些和學習無關的閑話。
或者故意做一些嘩眾取寵的事情,吸引我家閨女的注意。
我除了告訴閨女,現在還不是談戀愛的時候,也沒有更好的主意。
但從這些天的觀察來看,閨女已經不知不覺受到影響了。
雖然,她嘴里說不會和那男生來往,還說和他說話從不客氣,但我能明確感知到,閨女被那個男生騷擾的無奈和暗自竊喜。
我非常擔心孩子的成績,現在可是高二啊,多關鍵的學期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娜姐,我困擾好幾天了,甚至想到找班主任或對方家長說這件事兒,又怕自己處理不好,想來想去只能請你支招。
感謝有你,坐等回信。
『 答 』
感謝信賴。
我要是你,聽閨女說,班里有男孩子追求她,我一定會非常開心地說:
“哇,誰家的小伙子,這么有眼光,竟然在這么多同學中,喜歡上我家寶貝女兒。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這說明我家閨女優秀,人緣好,閃閃發光,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值得被愛。
因為,有人喜歡,是多么光榮的一件事兒啊。
閨女,我知道,優秀的女孩子呢,都是很驕傲、很挑剔、很有原則和底線的。
所以,我問你,你喜歡不喜歡這個男孩子呢?”
如果閨女說:“媽媽,我根本就不喜歡他。”
我會接著拍她的馬屁:
“我就說嘛,我女兒是眼光很高的人,何況我們還要考985。閨女,媽媽有個小建議,不知道是否對你有幫助。
那就是,如果你不喜歡人家,拒絕要趁早,態度要明確。
不要耽誤人家男孩子的時間,給他幻想和期待。
如果你態度模棱兩可,就等于在縱容他可以繼續騷擾你。
你不如直接告訴他,你不喜歡他,大家還是同學,努力學習,一起考大學。
這樣的好處:
第一,你明確了立場,有態度有溫度。
第二,這是你們兩個的事兒,你直接和他說,不通過任何人傳話,免得知道的人越多,他面子越掛不住。
你知道,男人這種生物,都是非常好面子的。”
●贊賞孩子有人喜歡,確認被愛是一種榮光。
而不是拿政治正確和早戀可恥,來羞辱孩子;
●教會孩子處理情感危機的方法。
尤其是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不戀戰,不含糊,不曖昧;
●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真切知道:
情感問題上,我們可以拒絕他人,但無權羞辱他人。
更不該把曾喜歡我們的人,推向八卦和惡意的中央。
因為,今天,可能是我們拒絕別人,明天,也可能是別人拒絕我們。
如果有一天,被拒絕的是我們,我們也要知道:
別人不愛我,不代表我是錯的,是羞恥的,是卑微的,是可笑的。
給你這樣的答復后,我想和你,還有更多家長,分享這樣兩個關于“早戀”的認知——
我在咨詢中,經常會收到中學孩子的來信,談到早戀的問題。
就在我回復這封信時,還有個高四的女孩子給我來信,談到她和一個男同學的感情問題。
那個男孩子辜負了她,但她不知道找誰說:
“如果我告訴父母,他們一定會罵我,腦袋里整天想些什么東西?去年怎么落榜的,今年還不知道努力?”
我明確告訴這個姑娘:
什么早戀晚戀,戀愛不分早晚,愛了就愛了。
娜姐高中時也暗戀過別人,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還沒有你勇敢。
然后,我教了一套怎么處理她情感的方法。
她很乖巧地和我約定,等高考成績出來,第一個告訴我。
我愿她考出好成績。
我做情感欄目這么多年,聽過很多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
講故事的很多人,都是這樣開頭的:“我高中時就喜歡他/她。”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我們這些已為人父母的中年人,高中時都曾喜歡過誰,或者被誰喜歡過。
根據生命的自然規律和情感的生長趨勢,高中的孩子,已經具備了談戀愛的身體和心理條件。
他們渴望靠近一個人,也期待有人能懂自己。
對于孩子們這樣的需求和感受,父母首先要接納,要體諒,要安撫,要給予幫助。
而不是,像法海那樣,舉起高考的大旗,拿起說教的棒槌,大喝一聲:
“早戀可恥,現在不是戀愛的時候,你趕緊把心給我收回來,否則將來有你吃的苦。”
青春期的孩子,你越禁止他,他越想嘗試,因為他的自主意識在覺醒,他要反抗做自己。
很多孩子,就是偏要在父母和老師的禁令下,偷偷摸摸地談戀愛。
為了這不被認可的“戀愛偉業”,他們撒謊欺騙,躲藏遮掩,反而消耗更多精力和心力。
所以,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相比戀情本身,他們更痛苦的,往往是父母和老師對“早戀”的禁止和反感,以及拿“早戀就是思想不正經”的說教,對他們的攻擊和羞辱。
這時候,可能有家長要發話了:
“我還不是怕耽誤孩子學習!”
您別急,我們一起來看第二個問題——
早戀會不會影響學習?
作為一個情感老司機,我必須說句公道話:
任何“戀”,包括成年人的正常戀愛,也會短暫影響內心的秩序,進而波及到生活和學習。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說,第一次談戀愛,思想戰爭和心理起伏,肯定是比較大的。
戀愛起伏,帶來的情緒起伏,會暫時影響到成績。
格外關注孩子成績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成績退步,就會“嗷”一嗓子上來:
“我說了吧,不讓你談戀愛,你偏不聽!看看,看看,成績下降了吧!
看看你干的這些丟人現眼的事兒!千萬別再和那個男生(女生)聯系了!”
但是,親愛的家長,咱們換個思路:
如果你發現孩子談了戀愛,成績卻越來越好,是不是就不會認為早戀影響學習?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談戀愛,他成績就一定不會退步,沒有起伏嗎?
不一定吧。
所以,把早戀=退步,很多時候,是家長過分焦慮的表現。
家長恨不得孩子把每分每秒都用到學習上,所以就鐵定認為,談戀愛太耽誤時間。
我這么說,絕非鼓吹孩子們談戀愛,更不是去譴責家長。
而是想和更多人,去分辨“戀愛使人落后”背后的兩個真相:
①談戀愛后,成績起伏大的孩子,多半是他喜歡的人,不喜歡他。
他陷入了一個人的獨角戲,所以才內心悲涼無力。
他一廂情愿的愛,沒有得到正向反饋,所以他才覺得自己什么都不配。
包括成為優秀的學生。
對于這樣感情受挫、內心自卑的孩子,父母要多給予接納和鼓勵:
“哎呀,爸爸/媽媽年輕時,也喜歡一個人,人家也不喜歡我,我難過了好長時間呢。
后來才知道,我喜歡人家,是我的權利,人家拒絕我,也是人家的權利。
我接受了這樣的事實,然后收拾心情去努力,哈哈,后來遇見你媽媽/爸爸,然后有了你!”
共情→理解→示弱→肯定→引導→給出向陽的結局→讓孩子找到出路。
②談戀愛后,成績起伏大的孩子,常常對性和愛,懷有罪惡感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句話:
很多心理問題,其實都是羞恥心在作怪。
“和異性牽牽手,就不再純潔了。”
“愛上男同學,就是作風有問題。”
“談個戀愛,就是父母眼中的罪人。”
這些羞恥感,會像殺手一樣,追趕著青春期的孩子們,讓他們在分裂中,一邊渴望戀愛,一邊覺得罪惡,然后耽誤學習。
生為父母,如果時光倒流,我們回到青春期,就會發現:
青春期的愛戀,是整個人生中,最單純、最苦澀、最接近愛情本質的情感。
它往往和性無關,而是一種少年的情懷。
所以,家庭教育中,我們都盡量大大方方地讓孩子懂得:
愛是一種美好。
愛會讓人變好。
愛是一種責任。
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守護愛的人。
當然,你如果是個細心的人,也善于觀察孩子們,就不難發現:
那些有正確戀愛觀,并得到家長接納的孩子,要么高中時不會陷入愛戀,因為他們有清醒的目標和認知。
要么談了戀愛,但并不影響學習,反而越來越進步,他們把好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當成了愛情的信物,和喜歡的人共同約定,一起追逐。
所以,面對孩子們的“早戀”問題,相比責難和羞辱,父母或許更要做的是:
共情和引導,接納和守護。
這就是我關于早戀問題的一點認知,愿對你們有幫助。
最后,和更多操碎心的老父老母,分享這樣一句話:
面對孩子,別說太正確的話,多做有共鳴的事兒。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