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多數女人生孩子,都會希望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
婆媳關系自古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就算是兩人的性格再投緣,終究是會叢生很多矛盾的,畢竟她們之前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眼光也不同。
很多婆媳會覺得互不干涉的話,問題就會減少很多,以至于一年到頭見不了幾次面。但總躲著也不是個長久之計呀!
產婦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
自己的媽媽朝夕相處了幾十年,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了如指掌,一起生活既不會感覺尷尬,又能愉悅自己的心情。就算是兩個人發生了矛盾,也不會記仇的。
并且,自己的媽媽在身邊照顧自己,能夠真心實意地為自己考慮,遇到矛盾和沖突的時候,媽媽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一致對外。這種安全感是產婦最需要的。
雖然讓自己的呆在身邊照顧自己,很辛苦,難免會有不方便不舒服的情況發生,但是產婦根本考慮不了那么多,還是多多為自己考慮一些才是正經事。不然受苦的就是自己。
婆婆來照顧兒媳,也是看在孩子的面上
就算是婆婆表面功夫做得再好,對兒媳婦的關系無微不至,等到有矛盾沖突發生的時候,還是可以情緒地看出來,婆婆最在意的還是孩子。為了孩子會限制兒媳婦的行為,忽視她的感受。
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來到自己的身邊照顧自己,不還是會存在諸多的矛盾嗎?雖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媽媽的感受就真的這么不值一提嗎?需要被無視嗎?
自己的付出總是被無視
面對自己的媽媽的時候,我們自然會卸掉身上的盔甲和偽裝,展示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并且會順理成章地接受媽媽對自己的付出和照顧,忽略媽媽的感受和想法。
就像是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和孩子,照顧得好會被認為是媽媽的職責,分內之事,照顧不好就要接受女兒女婿的職責吐槽,甚至是為自己貼上了一些不好聽的標簽。
面對這一切,媽媽又能怎么樣呢?很少的媽媽會選擇撂挑子離開,撒手不管母子倆,直到自己忍無可忍的時候,再商議到底該怎么辦。但這份委屈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
會助長親家“打秋風”的習慣
當得知女人生孩子,最高興的一定是婆婆和婆家人,這個小生命就是他們家香火的傳承和延續,也能夠成為婆婆炫耀自己成功人生的工具。但即便是高興,能夠付出行動的婆婆還是占少數的。
其實她們一想到面對兒媳也會心生畏懼,一旦處理不好受夾板氣的不就是自己的兒子嗎?并且和兒媳婦鬧僵了,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畢竟兒子和兒媳婦是最親近的人。
而這個時候,婆婆要是聽到親家主動承擔這個任務的時候,就會感到慶幸,時間長了還會產生一種依賴,什么時候都指著親家,自己處在隔山觀海岸的位置和狀態當中。
總是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人老了之后,最在意的就是自己會不會被子女嫌棄,自己的思想觀念也老化了,行動力也不強了,正常生活都充滿擔憂,更別說是要去伺候女兒和外孫了。
媽媽會從心底里產生疑問,自己到底能不能帶好孩子,要是帶不好的話,既耽誤孩子的發展,又會讓自己落下埋怨,真是個兩難的選擇。要是真的出現問題,自己還不是后悔死?
你們家是誰來伺候孩子呢?是婆婆還是娘家媽?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