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新高鐵全長1776公里,于2009年11月4日開工建設,12月26日投入運營。蘭新高鐵設計最高運營時速達2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經青海省、甘肅省直抵新疆,途中共設31個車站。建成后,北京至烏魯木齊將由40小時縮短至20小時以內,而西寧至烏魯木齊僅為7小時左右。 話說,去年底,有條從蘭州出發,經青海、甘肅、直抵新疆的高鐵開通了,而隨著夏天來臨,這條名叫蘭新高鐵的高鐵正往最美夏天全速前進!
【蘭新高鐵途經站點】蘭州西——民和——樂都——平安——西寧——大通西——門源——軍馬場——民樂——張掖南——臨澤南——高臺南——清水北——酒泉南——嘉峪關南——清泉南——玉門鎮——柳溝南——石板墩南——柳園南——紅柳河南——煙墩東——哈密——柳樹泉南——紅層南——吐哈——鄯善北——吐魯番北——大河沿——鹽湖西——烏魯木齊——烏魯木齊新客站
蘭新高鐵沿途美景美到爆!尤其是青海段!尤其是6-8月!而去到新疆,你的心會被美景迷醉,吃貨被撐著!
“黃河的水不停地流,流過了家流過了蘭州,流浪的人不停地唱,唱著我的黃河謠……”提到蘭州,不得不提到黃河,這座被人視為驛站、多民族混居的城市,被黃河的濁浪賦予了獨特的寬容與尖銳,這座城市也因為擁有黃河而愈發顯得溫暖和豐盛。
來蘭州一定要到黃河邊,去黃河邊一定要去被譽為蘭州“外灘”的南濱河路,從東到西一游。沿途參觀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等眾多精美的雕塑,并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博覽園等景點。
在旅游旺季,還可乘坐古老的羊皮筏擺渡黃河,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
白塔山樹高林密,曲徑通幽,白塔居于其中,在白塔寺上可以俯瞰整個蘭州城和滾滾黃河。白塔山下就是中山橋,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游的代表性景致。
中山橋更是已經成為了蘭州市的一張名片,它如一部史詩,鐫刻著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傍晚的時候最好在黃河北岸,看南岸的燈火漸漸亮起,欣賞夕陽下河對岸的點點星光。
蘭州人把牛肉面可謂是吃出了名堂,在蘭州市的每條街巷,無論大小,至少都有一家牛肉面館。來到蘭州,只要是在食客如云的街頭面館,不到兩分鐘,就能嘗到最地道的牛肉面。
“蘭州人三天不來個'牛大碗’就心火難捺”,聽起來有點夸張,不過,牛肉面確實已成為蘭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蘭州人吃牛肉面,在面出鍋時會喊上一嗓子“辣子蒜苗子多些”,這種氛圍,可是在別的城市體會不到的。
民和縣夙有"青海門戶"之稱。這里是山清水秀、瓜果飄香的地方。
祁連山余脈和拉脊山脈、積石山脈終年積雪,為您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萬畝桃園粉紅色的桃花,為您盡情綻放,花香四溢,猶如天庭美女張開雙臂把您迎接,準能使您如癡如醉;
橫貫縣境南北的自然林區把綠色和神秘帶給您,讓您領略青海高原大自然的獨特風韻;
湟水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溫和,盛產瓜果蔬菜,在全省享有"瓜果之鄉"的美譽,如若盛夏,您定會嘗到甜美的瓜果。
樂都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深厚。根據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證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們就在這塊沃土上繁衍生息。
著名景點有翟曇寺、魯班亭、西來寺、央宗寺、關羽碑坊等。
六七月油菜花開,沿途也是美呆了!
南山常成為人們登臨游覽的好去處。舊時每逢五月十三、六月六、更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當登臨絕頂,縱目遠眺,群山翠嵐,三川煙云。鳳凰亭雄偉壯觀,亭閣回欄。繞欄回望,西寧的全景則盡收眼底。
如果說西藏是人們精神里的人間圣地,香格里拉是人們夢想中的世間樂園,那么,青海就是人、神、自然在源頭共處的泰初凈土。信步高原古城西寧的街頭,林立的高樓,喧嚷的道路并沒有想象中西部城鎮的那種蠻荒之感。
青海湖位于西寧以西大約130公里處,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高原湖泊,7-8月是青海湖最美的時候,日平均氣溫只有15度左右,環湖千畝油菜花開得最茂盛,金燦的油菜花鑲嵌在湛藍的青海湖岸上,高山牧場的野花五彩繽紛,如綢似錦,數不盡的牛羊膘肥體壯,點綴其間;
每年的5-7月(看大天鵝最好是在11月至次年2月)在鳥島、黑馬河鄉等地就進入了觀鳥的最佳時節,從湖上到草原,但見各種各樣的水禽飛鳥,有的翱翔于藍天之上,有的嬉戲于碧波之間,有的在草原上飛起飛落,有的在沙灘上悠閑休憩,此起彼伏,熙熙攘攘,情景有趣,場面壯觀,是青海湖上的一大奇觀。
每年7月中旬,海拔近三千米的青海湖的油菜花正開得喧囂。濃艷的黃花在高原深藍的天空下,繁花金黃一片,嵌鑲在湛藍的青海湖岸上,無際無邊。
一片鑲著露珠的綠茵茵的草灘,草灘上生長著一壟壟黃燦燦的油菜花,在這綠色和黃色的背后,又銜接著一派無邊無際的藍色湖水。
那草灘的綠,綠得嬌嫩,那菜花的黃,黃的蓬勃,而那湖水的藍,又是藍的醉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是青海省西寧市下轄縣,地處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祁連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
大通的娘娘山山頂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時,天池里水波蕩漾,池畔蝴蝶飛舞,五色的斑斕,這便是西寧古八景中的“金娥曉日”。
娘娘山是祁連山系的支脈,西起黑林,東止于景陽川,首尾長百里余。從山腳至頂峰,一年四季千姿百態,情趣橫生,實是一條幽深雅靜、絢麗多彩的天然畫廊。
另外,那一萬多畝草山,逶迤起伏,錯落相間,有時茂林如屏,峭壁當前,令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感。
七月的門源是人間天堂。純凈的藍天白云舒卷蒼鷹盤旋;遼闊的草原草青花紅,牛羊如云;仙米林區群嶺竟秀,萬木爭榮;60萬畝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
風光旖旎的東部峽谷,將令人賞心悅目,如臨仙境。
廣袤無垠的皇城草原將使人領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高原牧場風情。
寬闊無際的油菜地,悠揚的“花兒”聲會讓人產生如在花海歌潮之感。
由于田地多向著河道方向傾斜,所以站在河岸上向兩邊看,鋪天蓋地的都是金黃色,浩門河在中間流淌,這種景色就像鑲了兩道金邊的銀絲帶蜿蜒飄舞,與祁連山遙相輝映.
每年的7月18日—25日,舉辦門源油菜花節,是門源縣最重要.
民樂縣隸屬于甘肅省張掖市,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張掖市東南部,縣境東與山丹、永昌二縣接壤,南與青海省祁連縣、門源縣相連.
民樂縣有海潮湖生態度假區、扁都口生態休閑旅游區、土牛城遺址等著名景點。
張掖是古時河西走廊四郡之一,地理位置險要,正所謂“不望祁連山上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來到張掖,你會發現粗獷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
張掖出名緣于丹霞地貌,張掖丹霞論色彩為中國一等,雨后欣賞尤為浪漫.
除丹霞外,張掖必游的另一個景點是祁連山腳下的馬蹄寺,馬蹄寺有著開闊的森林草甸,自然風光優美,生活著90%能歌善舞的裕固族人。
臨澤丹霞地貌景區地處祁連山北麓,東距張掖市區30公里,北距臨澤城區2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約為1800米,分布面積約50平方公里。是總面積510平方公里“省級地質公園”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張掖丹霞地貌景區的一部分。
高臺縣境內陸勢南北高、中間低,形如馬鞍,整體處于古絲綢之路和新歐亞大陸橋的咽喉要道和西進新疆、北入蒙古的戰略要沖,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自古被稱為“河西鎖鑰、五郡咽喉”。
酒泉莽莽黑戈壁灘上的每塊石頭,都能講出一個故事。無邊無際的黑色礫石,不知是烈日還是古戰場的烽火燒焦了它,放射出古老而又迷人的靈光。
天無飛鳥,地無草木的金色沙粒上,柔和流暢的線條,如凝固的泥浪,流向天際。
且不說三危山、鳴沙山、月牙泉之神、之奇、之美,現代冰川就足以使人留戀忘返。這里一個個水晶石般的世界,使含情的綠洲被古老的絲綢之路連在一起,似一串綠寶石掛在大戈壁坦蕩的胸前。
嘉峪關是以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命名的城市。
這里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新城魏晉壁畫墓、七一冰川、國際滑翔基地等豐富的旅游資源。
雄偉的高爐直指藍天,巨大的建筑群錯落有致,一排排白楊濃蔭蔽日,嘉峪關已成為新興的旅游城市。
哈密風光秀麗,名勝眾多。馳名的巴里坤草原遼闊無邊,巴里坤馬就出產于此。南部的庫木塔格大沙漠曾使多少古之西行者望而卻步,至今依然充滿神秘色彩。名揚天下的哈密瓜在這里種植的歷史已有兩千余年。
橫亙于哈密的天山山脈東部在哈密境內的陡然消失,又鬼斧神工似地造就出許多奇特地貌景觀,如巴里坤湖、白石頭、口門子、鳴沙山、石城子、八大石、廟爾溝、西黑溝等。
它曾經是古絲綢路上的重鎮,曾經是西域重要的中心之一。這是一座神秘的城市,從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有人類智慧結晶——坎兒井,有蘇公塔、石窟寺、火焰山。
雖然面積不大,卻融合了各種宗教、民族文明。如果喜歡探險,這里將是極好的地方,有多條天山系列的古道,等著你徒步去挖掘其中奧秘。
吐魯番市主要景點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火焰山、葡萄溝、蘇公塔、艾丁湖、坎兒井、吐峪溝麻扎村、庫木塔格大沙漠、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連木沁唐朝烽燧臺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