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小時侯
常坐在父親肩頭
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
父親是那拉車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飯將我養大
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
等我長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
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
都說養兒能防老
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
都說養兒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
兒只有輕歌一曲和淚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今天是父親節,我好想再牽一回父親的手,就像我小時候那樣......
點擊下面的視頻欣賞:《父親》-劉和剛
世界上有一種專門拆散親子關系的怪物,叫做“長大”。大家都有這種經驗,愈長大似乎跟父母愈不親。你有多久沒有用力抱住爸爸或媽媽,跟他們背靠著背,直率地聊著心事?即使你現在跟父母還是非常親昵,比起小時候還是差了一些。
這個父親節,你有沒有和父親打電話好好聊聊天?
《老歌回放》提醒您:讓我們做父親的保護傘,感恩父母!
父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活動有關。
父親節起源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父親節呢?多德夫人和她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措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6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波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父親節。
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點擊下面的音頻欣賞:《父親》-龔玥 父親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他們是家中的天、孩子們心目中的山。他們的愛也許并不熱烈奔放,但卻深沉厚重。父愛是一種沉默的力量,就是因為這樣一種力量,將我們一點點地舉向藍天,推我們展翅飛翔。父愛是一種力量的沉默,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沉默,他們常常是背后默默為我們祝福的人。 小時候父愛是一個厚實的肩頭,載起我各類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夢;長大后父愛是一句細細的叮嚀和鼓勵,托起我絢麗多彩的人生。 小時候,我只知道我受欺負的時候父親就會站出來,我只知道我不高興的時候父親會帶我去公園,會給我買很多好吃的,我只知道我生病的時候父親會很心疼。 太多的時候,父親是一座明亮的燈塔,在我迷茫的前行的時候給我指明方向。父親給予我的愛總是那么的深沉而有內容,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一直以來有很多關于母愛的故事,歌頌母愛的偉大,贊揚母愛的無私,那誰還記得默默在身后支持你的父親呢?如果說母愛偉大,那父愛就是一個奇跡。 “母愛如海,父愛如山”,父親的愛總是那么默默無聞而又“擲地有聲”,在6月份的第三個周末,也就是6月19日,我們將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父親節!一年365天,或許您是在為學業而忙、或許是在為事業而忙、也或許是在為您的家庭而忙,那么,在這一天,請您,為您的父親而“忙“。 父親節,你會怎樣表達你的孝心?
父親節孝心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