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 D7 塞倫蓋蒂西部--塞倫蓋蒂中央平原。中央平原的地貌與西部有很大的區別,用浩瀚無垠概括這片草原一點也不為過。從塞倫蓋蒂的西部開車前往中央平原需要兩個小時,往返途中不時看到從中部平原向西部地區聚集的大群食草動物。這個時期的中央平原除了大象、長頸鹿、河馬等這些不遷徙的大型食草動物外,只能零星看到一些羚羊群,對于這里眾多的大型食肉動物來說,艱苦的日子剛剛開始。
轉角牛羚
在草地上發現的不知道叫什么。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有無數的牛羚(角馬)、班馬、羚羊、斑鬣狗、長頸鹿、獅子、大象、黑犀牛、水牛和花豹等聞名世界的非洲五大獸,還有300多種鳥類,構成了世界最大的動物自然生態系統。每年的五六月之間,塞倫蓋蒂的食草動物從中央平原向西部常年有水的地區遷徙。到七八月之間其中一部分又從塞倫蓋蒂向馬賽馬拉草原遷徙,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形成震驚世界的壯麗景觀。
單獨在路上的母獅。
在中央平原的兩天,我們看到兩個獅群的母獅同時都進入了發行期,并且都在裸露的巖石上交配多次。這種難得的機遇偏偏讓我們遇到,就連當地的司機也說從來沒遇到過。明天,我將以專輯的方式,把兩個獅群發情期的照片和視頻發在博客中,照片非常精彩。
白冠伯勞
草叢中的獵豹,距離很遠。
從遠處走來的大象
茶雕
珍珠雞
巖蹄兔母子
香腸樹。樹葉中你是否能看到花豹身影?
狒狒總是喜歡上躥下跳
在往返路上,在中心草原與西部過渡地區的食草動物,他們逐漸地向西部聚集。
塞倫蓋蒂在馬賽語中是“無邊的平原”,它位于東非大裂谷南部,面積一萬五千平方公里。1956年起它與恩戈羅恩戈羅生物保護區合成一片,得到國際公認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計劃中的生物保護區。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生活著300多萬只大型哺乳動物,其數量超過了其它所有非洲國家動物的總和。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有無數的牛羚(角馬)、班馬、羚羊、斑鬣狗、長頸鹿、獅子、大象、黑犀牛、水牛和花豹等聞名世界的非洲五大獸,還有300多種鳥類,構成了世界最大的動物自然生態系統。每年的五六月之間,塞倫蓋蒂的食草動物從中央平原向西部常年有水的地區遷徙。到七八月之間其中一部分又從塞倫蓋蒂向馬賽馬拉草原遷徙,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形成震驚世界的壯麗景觀。
禿鷲與猛禽也是這里常見的動物。
游客休息區邊上池塘的河馬群擁擠不堪,河馬之間的沖突在所難免,幾只牛椋鳥正在吸食河馬傷痕的血液。
近距離拍攝長頸鹿特寫以及身上的牛椋鳥。
中央平原的灌木極為稀少
幾處孤獨矗立在平原中的巖石山,是獅子最喜歡的地方。
一只巖羚幼崽獨自在獅群領地,很是為它擔心。
大象沒有天敵,也不懼怕獅子,它們在這里自由的生活。
一天驚喜愉快的拍攝結束了,開車返回西部的酒店還需兩個小時。邊走邊拍,回到西部太陽已漸漸西下,路旁斑鬣狗家族依然象往日一樣,目送我們回到酒店。明天我們就要去中央平原的帳篷酒店過夜了,再見了西部!再見了斑鬣狗一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