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喀什迎來了小麥收割季,金黃色的田野麥浪飄香,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農民朋友一起早出晚歸,戰“三伏”、搶“三夏”,用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保障麥收順利進行,贏來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聽說村里麥子熟了,“搶收大軍”提鐮趕到
六月的喀什迎來了小麥收割季,金黃色的田野麥浪飄香,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農民朋友一起早出晚歸,戰“三伏”、搶“三夏”,用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保障麥收順利進行,贏來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又是一年小麥成熟時,金黃片片,麥浪滾滾,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喀什市水利局駐伯什克然木鄉巴什斯代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全村有70余戶農戶家中缺少勞動力無法如期收割小麥,工作隊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在第一時間組織駐村隊員、村干部、黨員,還有自愿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在第一書記王建設的帶領下幫助全村家中缺少勞動力的村民收割小麥,受到群眾一致夸贊。(喀什市“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張浩)
“三夏”農忙期間,疏勒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為幫助特殊困難家庭解決勞動力緊缺問題,動員村(社區)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鄉土人才等農村優秀青年,組建241個“志愿服務隊”,義務幫助群眾收割小麥,深受群眾好評。志愿服務隊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每名志愿者至少與1名重點人員家屬結成幫扶對子,通過送溫暖、送政策、送技術等方式,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疏勒縣牙甫泉鎮塔勒庫如克村農民薩姆薩克·卡德爾老人說:“我家沒有壯勞力,志愿服務隊員幫我收割完5畝地的麥子,還將麥粒晾曬存儲好,我內心非常感激,工作隊亞克西!”疏勒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黨世新說:“新風尚帶來新氣象,活躍在田間的志愿服務隊,情系三農、溫暖人心,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營造了鄉村新風尚、新氣象、新秩序。”
據了解,“三夏”大忙期間,疏勒縣各村成立了以駐村工作隊為主的志愿服務隊,全部到田間地頭與農戶開展“捆綁式”服務,共幫助895戶無勞動能力的特殊困難家庭收割小麥1.82萬畝。(疏勒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陳鵬)
澤普縣委組織部駐賽力鄉闊孜瑪勒村工作隊在“三夏”生產期間,對留守家庭、孤老家庭、因病因殘等弱勢群體家庭情況進行詳細摸底,迅速組建了由工作隊、村干部、黨員組建的“小麥搶收服務隊”,對生產困難的農戶家庭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措施,以實際行動助力“三夏”生產。
該村3組貧困人員買買提·買西熱甫因家中缺乏勞動力,7畝小麥還未開鐮,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胡國杰得知情況后,立即帶著服務隊深入到買買提·買西熱甫的田間幫助收割小麥。工作隊員頂著烈日揮汗如雨投身勞動,同時宣傳禁燒政策,普及“三夏”生產安全知識,全方位開展“三夏”生產服務。買買提·買西熱甫激動地說:“我家有7畝麥子,由于缺乏勞動力,看著別人家都在收割小麥,我很著急,服務隊主動幫我家收割小麥,我很感動,謝謝工作隊”。
據了解,像買買提·買西熱甫這樣缺少勞動力的困難家庭,在該村共有23戶,在每一戶的田間地頭,都活躍著服務隊搶收小麥的身影,他們像對待親人一樣服務群眾,被全村老百姓傳為佳話。(澤普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閔艷)
又到了收麥子的季節,很多貧困戶家中因缺少勞動力,又沒有錢雇傭收割機,小麥遲遲未能收割。莎車縣委組織部駐米夏鎮吉格代艾日克村工作隊為了幫助村民搶收麥子,確保顆粒歸倉,專門買了兩臺小麥收割機,幫助他們收割。
這不,顧不上驕陽的炙烤,工作隊扛著收割機,拿著鐮刀來到了貧困戶依地熱斯家的小麥地,啥也不說,呼哧呼哧的就干了起來。因為沒有農村農業的生產經驗,還專門請了一位村里的農業好手作指導,從一開始小麥割的東倒西歪到最后割的干凈又整齊,大家是越干越起勁,還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彼此打氣,情景好不熱鬧。(莎車縣委組織部駐米夏鎮吉格代艾日克16村工作隊 張魏)
“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連日來,喀什地區發改委、葉城縣委編辦、縣糧食收儲公司駐葉城縣江格勒斯鄉夏勒迪壤村聯合工作隊及時成立以工作隊、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為主的“三夏麥收志愿服務小分隊”,深入田間幫助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收割小麥,解決實際困難。
6月12日,“麥收志愿服務小分隊”來到貧困戶帕提姑麗·庫爾班尼亞孜的麥田里,大家一字排開,挽起衣袖、卷起褲腿,揮舞著鐮刀進行“搶收大戰”。
“由于勞動力缺乏,家里12畝小麥每到收割的季節我都很犯愁,沒想到今天駐村工作隊一大早就主動來幫我家搶收麥子,有了他們的幫助,我家的麥子不出兩天就能收完了!”帕提姑麗·庫爾班尼亞孜大娘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在搶收小麥過程中,“麥收志愿服務小分隊”還適時向村民們開展黨的惠農惠民政策、夏季麥收防火常識等宣傳教育,深入群眾歡迎。能與農民群眾一同參加生產勞動,駐村工作隊員倍感興奮,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這樣既鍛煉了身體,了解農民群眾的真實生活狀態,又能幫助困難戶收割麥子,確保糧食顆粒歸倉,真是一舉兩得。”工作隊隊長馬合木提·熱夏提說。(葉城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黃艷 )
寶鋼集團八鋼公司駐岳普湖縣也克先拜巴扎鎮當拉村工作隊組織黨員干部、青年團員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開展“三夏”志愿服務活動,解決群眾在“三夏”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工作隊和10名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一邊向村民宣傳安全防火、環境保護知識;一邊主動幫助孤寡老人和因缺勞力致貧的困難家庭收割、搬運小麥。愛心人士阿巴斯送來了飲料和水給志愿者降溫,周圍的群眾看到這樣的場景,也主動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志愿者的行列由10人很快變成了20人。受到幫助的81歲的帕夏汗·亞庫甫老人一連無數的“熱合買提”和眼角泛著的淚花,震撼著在場的每青年志愿者,也更加堅定了志愿者服務群眾的信心。(岳普湖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王慧)
伽師縣人民醫院駐克孜勒蘇鄉阿克托喀依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肉孜·麥麥提家里無勞動力,收割進度較慢,為不影響后面的播種,工作隊立即組織兩委班子成員利用一天時間,幫助肉孜·麥麥提及勞動力缺乏的農戶進行小麥搶收。副隊長阿米爾·皮山主動為困難家庭出資300元,讓他們雇用收割機進行收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收割小麥300余畝。村民阿依努爾·買買提感動的說:“今年我家麥子長勢很好,正愁家中缺乏勞動力,現在工作隊帶大家過來給我幫忙,又出力又出資,真的非常感謝,感謝工作隊,感謝共產黨。”(伽師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鄭炳良 )
近日,巴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阿拉格爾鄉博孜吐格村工作隊積極響應召,認真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組合結親對象家庭“三夏”農業生產幫扶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難題。工作隊聯合村黨支部組織20余名黨團員、10余名結親小組成員分成2個小組,為缺少勞動力家庭收割運送小麥、幫助復播玉米、加快安居富民房工程進度、修建庭院、打掃衛生等,送上該村全體黨員團員干部的關心關愛。看到被收割完畢的田地,村民賽買提·肉斯坦激動地說道:“感謝你們,經常過來慰問我家,還幫助我家收割運送小麥,我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巴楚縣“訪惠聚”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王玲)
魯西南的六月初,收割機正緊張作業。夏收夏種熱火朝天,農民朋友一邊收割小麥,一邊播種育秧盼豐收。
秸稈打捆機把撂在地里的麥稈打捆,方便夏種,當地農村有句俗語“一麥趕三秋”,形象的描述了和時間賽跑,爭取豐收的情景。
抓緊搶收,農民用鐮刀手工割麥子,揮汗如雨。
玉米播種機播種玉米。
農民在小塊田地里種植大豆,前面的人先挖個小坑,后面的人一邊丟大豆種子,一邊用腳取土埋好。
除草育苗,現代農民很講科學,自己發明除草神器,操作起來省時省力。
遠處農民正在給小苗播撒化肥,播種機加緊播種玉米,一幅田園勞動美景。
麥子收割完了,去拉麥秸
麥子熟了。你家的麥子也應該熟了
收割完的喜悅
這還有一大片,誰家的
裝完麥秸稈了
收個麥子進行中,趕緊回來吧,家里人都很忙現在,幫幫家里人
進入五月中下旬,豫西農村山坡或者土地貧瘠處種的小麥先熟,莊稼人便開始收割。這位農村大爺已經70多歲了,自己一個人下地收麥,用的工具很特殊,像簸箕一樣,在豫西農村這叫扇麥。
大爺用的工具叫扇子(前面的刀叫扇刀,鑲在口部)。扇麥是50年代效率高的割麥方式,主要是山區小片平地,一個人用來兩根繩子拉著像簸箕一樣的東西使勁掄起割麥,然后順勢放下就是一堆割好的麥浦。
這塊麥田種在水庫邊上,可收得早。大爺的麥田也在這一片。
大爺這種割麥方式工作效率比用鐮刀割快多了,一天可以收四五畝地。不過,這工具已經很少有人用了。
過去是兩個人配合前面一個人扇麥用的工具當地叫扇子,后面一個人用一個網包像大網兜一樣口部用竹披撐開接著收割下來的麥,網包一般用帶輪子的東西推著省勁,并且有一根帶子系在脖子上。
別看大爺這工具笨重,一個人趕上兩三個壯勞力的收割量。大爺小半天功夫,自己的半畝地收割完了,背著扇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