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紅肚兜兒 熱愛花花世界的寫字狂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霍金去世。
電腦硬盤里,存著一部不知存了多久的紀錄片《史蒂芬·霍金之大設計》,關于宇宙、生命和上帝。
宇宙宏大,物理晦澀,有些人卻能在其中描出美妙圖案。
而蕓蕓眾生能奉上的,大概只有驚嘆,像孩子睜大眼睛看進一只萬花筒,那些謎面或答案,也許永遠無人真正知曉。
小時候,我們看《大千世界》,感到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一點,我們看科幻小說和電影,感到想像力的無窮無盡;后來我們揣測人生,感到世事無常,磕磕絆絆中領教了時間的威力。
每一縷生命,終將消失。
消失之前,總得抓著點什么。有人向漫無邊際中探索,摸出一點一滴的形狀;有人信仰神靈,期待著逝后極樂;有人規規矩矩老實認真地“做人”,壓抑著所有不安分念頭。
也有人不問將來,及時行樂,短促兇猛地活過,在情緒最激烈的時刻,扔下詩句潑下油彩,然后一死了之。
我們眼中的世界,也不過一顆星球而已。
這顆星球,與它置身的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謎。
有人喜歡猜謎,也有人喜歡布下謎題。總之,他們像童話森林里諳路的精靈,試著帶給人類點什么,試著告訴人類些什么,試著引領人類做出些改變。
他們看起來與人類一樣,但也許來自另一顆星球。
他們或許是潛伏在地球的外星人,就像電影《黑衣人》一樣,人類外表只是外星人在地球生活的一套“衣裳”,他們學會人類語言,做人類工作,還可能與人類談戀愛結婚生孩子。
來了地球,入鄉隨俗,好好地體驗喜怒哀樂,畢竟一場旅行最重要是快樂。霍金說,“生命如果不有趣的話,多可悲啊。”
想戀愛,就勇敢地愛。
年輕時的霍金是個不會跳舞的理工男,但是遇到一見衷情的美女簡時,堅決把握機會,大膽邁出一步,宇宙萬物不如巧笑嫣然,黑洞無盡不抵愛欲無限,再笨拙也要努力跟著你的腳步,再理性都可以與感性曼妙共存。
電影《萬物理論》
愛情不是偉大的科學發明,卻是連科學發明也無法解決的事情。
霍金被“判”僅余兩年生命時,她嫁給了他。他們生了一堆孩子。他只有幾根手指能動,她也可以擁有愉悅的性生活。
而像所有人類感情一樣,愛情也會淪于爭吵、傷害、分離。婚姻會瓦解,欲念會重來,人們都會改頭換面。七情六欲是身體里的閥門,時間也不能讓它生銹,霍金在夜總會里凝望脫衣舞娘時,或許也望出了宇宙奧義。
解析宇宙與談情說愛,都很偉大。
在國家地球頻道的傳記劇《天才》里,愛因斯坦的性欲和創造欲一樣強,愛情電流與暴風雷電一樣劇烈,他在粉筆灰塵飄揚的教室里摟著鮮嫩情人,竭盡所能體驗著肉體之樂。
一轉頭,又是那個在黑板上瘋狂寫算的瘋子。
宇宙誕生地球,地球誕生生命,生命一茬又一茬,靈魂在皮囊里吵吵嚷嚷,這一切本來就瘋狂。
愛因斯坦傳記美劇《天才》
霍金,讓人想起《K星異客》。
來到地球上,也許只是一場旅行。順便,告訴人類一些秘密,提供他們一個全新的看世界的方式,講述一種可能永遠無法辯別真假的故事。
最后,平凡無奇地離開。
在人類眼中,那是死亡。而在“外星人”眼中,那不過是旅途結束,他要回自己的星球,或者,開始另一場旅行。
無論去哪兒,但愿都有愛欲洶涌,都有美妙對象可戀,都有趣事可做,都有一個布滿謎題的宇宙可探解,都能在離開之后,留下那些光亮,永遠閃熠。
無論何種面目,但愿都保持浪漫,像霍金一樣,說,“如果宇宙不是你所愛之人的家園,那這個宇宙也沒什么值得探求的。”
來這世界一趟,若未愛過,也就白來了。
若未愛過,宇宙便是虛無,夜空便是死水,斗轉星移便是泥沙俱下,閉起眼睛,一片黑暗徒然。
霍金認為穿越黑洞能進入平行宇宙。也許,那里有另一個霍金,有另一個你我,軌跡的一點不同,展開了不同人生。但都逃不過彼此的愛恨情仇,生離死別,某日相逢,不必開口也知道,我們后悔的都是當初沒有多一點勇氣和堅持。
霍金結束了他的旅行,離開了地球。他留下了自己想留下的東西,只有一根手指,也指向了宇宙,指向了一個嶄新的方向。
我摯愛的動畫片《瑞克和莫蒂》里有個“虛擬人生”游戲,戴上頭罩的人會感覺剛從夢中醒來,然后開始“現實”生活,長大、讀書、工作、戀愛,喜怒哀樂,切身體會一場完整的生老病死。
科幻動畫片《瑞克和莫蒂》
置身游戲,你并不知道那是游戲,而是堅定認為那是你真實的人生。
兩個小時,你過完了一輩子。摘下頭罩那一刻,揉揉眼,才發現剛才只是玩了個游戲。
周圍的玩家會看到你如何在游戲中度過“人生”,如果你畏首畏尾,碌碌無為地過了一輩子,醒來時,大家都會笑話你,太慫了。
游戲和現實的區別,無非是能重來和不能重來。
既然不能重來,那我們就盡量勇敢地過吧。說不定,死去后發現這真的是場游戲,而周圍的人,都沖你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