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鎮頭,郵局旁邊,
有道琉璃屋頂的門。
走進去,會發現,
被小鎮收藏的神奇世界……
這就是汾城鎮城隍廟。
山門前,
保留完整古街。
街道兩頭,有木構牌坊。
這街,如今依然是,
居民出入小鎮的,
必經之路……
兩坊各有其名。
東坊叫”鑒察坊“,
西坊叫”翊鎮坊“。
品坊名,知社情文化,
正氣滿滿。
這正氣,很中國味。
街道盡頭,
有幾處民宅,
皆明清風格。
不知主人為誰,
歷何滄桑。
只見門額,殘留書香……
圍著城隍廟,散步。
神思飄遠……
明清以來,詬病儒林甚多。
不外乎“假““虛”。
可信仰終究是信仰,
“正”與“善”在百姓心中,
不可磨滅,彰顯尋常生活……
亭臺殿堂,自成規矩。
巍巍古宅,無處不留,
勤、學、貪早,剛健之風……
城隍廟,有講究。
明太祖曾封天下城隍,
這縣級城隍,屬正四品。
順便說,在汾城鎮,
幾乎能找到,
古縣制的全部官建……
透過這些建筑遺存,
一個古縣級中國社會,
躍然而出……
城隍乃護城之神,
城隍廟是祈福一方平安之地。
骨子里有這文化意識,
古建,就能完好保存……
所以,通過古建,
也能看到,有文化的山西人。
禁不住,
又要感嘆熱愛山西了!
這些建筑,
比不得繁華京城,
但更接地氣,更有回味……
照壁、旗桿,
琉璃、磚雕,
北方古宅常見。
推山門而入,
門后有碑。
大致記載的是修建歷史。
然后就是戲臺。
戲臺中間開道,見得不多。
戲臺清代重修,梁上有題記。
戲臺上鎦金匾額,
至今,熠熠生輝。
細處,不管是木刻,
還是石雕,
都十分精美。
兩邊廂房,近年修復。
取了舊材,修舊如舊。
鐘樓、鼓樓,
左右分置,
可登樓而上。
院內古柏參天,
古柏年歲,
怕也有五六佰年吧!
廂房門前,擺著笤帚。
做為國保,每日維護,
肯定是必須。
獻亭和大殿,
木構保存完好,
近年也修整過!
柱礎樣式各異!
大殿記載明代重修,
但這蓮花覆盆,
給人更古的老感覺。
和《法式》里畫的一樣。
站在鼓樓俯瞰,
好大一個院子,
為我獨開,豈不愜意!
對望樓閣,
別致的窗戶,
看出去,
又是一道風景!
屋頂琉璃精致,
是否還是原物,
不太清楚!
古建上的這些東西,
經常被盜。
大殿十分寬大,
鏡頭也很難裝下。
院落規整,保留著古樸,
更四下無人,靜謐安詳。
梁架結構復雜,
殿后金柱粗碩,
金柱上整木橫坊粗獷,
令人想起元代風格。
好寬敞啊!
暢想當年供奉之神像,
定然氣勢非凡。
四壁,當有華麗壁畫……
在殿內,
獨自看向院落。
光影交錯,迷幻神奇……
美麗的汾城鎮城隍廟,
雖只是明代建筑,
但其完整和古樸鮮活的姿態,
很多著名古建也無法比擬。
神奇的汾城鎮之旅啊,
城隍廟,只是開始(待續)……
文\圖 海洋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