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在繼續。面對不斷向上跳動的病例數字,中國全面進入“戰疫”狀態:醫院里有白衣戰士與病毒的短兵相接,大街小巷中有各個部門人員拉起的封鎖線、檢查線,千家萬戶里則是取消外出、自我隔離的人們。這是一場與病毒爭奪生命主導權的戰斗,每一天都有人死去,也有更多的人被從死亡線上拉回。戰事膠著,前景光明而曲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威脅的并不僅是我們的健康和生命。在疫情沖擊下,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行都受到嚴重影響,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都被迫圍繞抗擊疫情做出改變。目前還不清楚,我們已經付出多少代價,未來還要付出多少代價。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在抗擊疫情同時必須確保經濟社會大局穩定。這包括物質層面各行各業的保運行、不斷檔,也包括精神層面各領域的保穩定、不混亂。這關系我們能否取得抗擊疫情勝利的大局,也是每個人的福祉所在。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此時此刻能夠為社會做些什么?能做的當然有很多,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守住底線。
守住法治的底線。遵紀守法,是一個現代公民最基本的素質,這在疫情來襲時顯得尤為重要。抗擊疫情,涉及大量的法規政策,要求加強對每個人的行為約束,包括行程信息上報、自我隔離、自我防護等等。因為有了病毒這個“大殺器”,個人突破法律界限帶來的將是成倍于平時的災難性后果,瞞報等抱有僥幸心態的行為實際上是對全社會犯罪。在另一方面,一些過度防護的行為也可能越過法律的界限,構成對一個龐大群體的傷害,比如個別社區發布的禁止返程體溫合格人員回家的“土政策”。說到底,抗疫必須在法律的軌道上運行,只有每個人都遵紀守法,全社會才有明確的行為預期,才能凝聚起奪取抗疫勝利的強大力量。
守住道德的底線。在疫情造成的恐慌情緒支配下,人們爭相逃往安全地帶,道德往往成了許多人首先丟棄的行李。疫情爆發以來,圍繞口罩等緊缺資源的分配亂象、對武漢人和湖北人的歧視、囤積居奇與假冒偽劣、抗疫一線的醫鬧事件……一系列社會熱點事件表明,道德危機無處不在。面對大疫,本應同舟共濟,但有人麻木不仁,只想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和既得利益,有人則過于精明,企圖變疫情為商機,從中牟取暴利。凡此種種令人警醒。一個社會的道德建設往往是難成而易敗,在抗疫期間我們一定要對不道德行為加大譴責和糾正力度,共同守住道德的堤壩。
守住文明的底線。對他人抱有同情心與同理心,善待他人,維護弱者的尊嚴,是現代文明社會最重要的特征,也是社會賴以存在的底線。當病毒全面入侵,社區、鄰里之間籠罩著緊張氣氛,此時維持彼此之間的善意非常重要。每一個社區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惡意排斥來自特定地區的人們,不對不幸患病的家庭落井下石,在力所能及的時候給陷于困境的人們提供幫助,是鄰里守望、社區文明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多數人的活動范圍已縮小到社區周圍,那么一個個保持文明之風的社區就能構成整個社會牢不可破的文明底線。
可以說,危機越深重,越考驗人們堅守底線的能力。當下,疫情爬坡期到了最關鍵的時候,高得怕人的數字考驗著人們的信心,居家隔離期的漫長也在消磨人們的耐心,怎么辦?堅持,堅守!在底線之上,我們不應后退也不會后退,因為身后不僅是我們長期奮斗而來的幸福生活,更是明天的希望!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堅守底線的人們,愿春暖花開疫情消散時,你我仍能毫無愧疚地坦然相見,彼此道一聲:見到你,真好!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