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安寧才是安全感的來源。
晚安。
有人說,
“只要是人,誰也無法了無煩擾,平靜無事地過完一生。”
可我們遇到煩惱的事情,還是想求些“解藥”。
其實,所有煩惱,都有解藥。
煩惱,是人一時的執念
生活中許多無意義的煩惱都源自比較,比外貌,比家境,比收入等等,比得多了,你的煩惱也會無限期滋長,挫敗感、自卑感,分分鐘將你淹沒。
正所謂:“成熟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學會放下不該有的執著和不必有的執著。”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看過一個故事。
有個人要用斧頭,可他家里沒有。于是他打算向鄰居借斧頭,但又擔心鄰居不肯借給自己。
于是他在前往鄰居家的路上開始胡思亂想:
如果他正在用怎么辦?
要是他說找不到怎么辦?
如果他不肯借給我怎么辦?
就這樣,他越想越多,越想越煩躁。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他為什么不肯借給我?
他不肯借給我,是不是看我老實太好欺負了?
假如他向我借東西,我肯定很高興就借給他啊!
哼,這個人真是小氣!
最后,這個人敲開鄰居家的門,他不是說
“請把你的斧頭借我用一下可以嗎?”
而是氣呼呼說道:
“呸!留著你的破斧頭吧,有什么了不起,我才不借呢!”
故事好笑卻真實。
大部分擾亂我們身心的煩惱,無非是“自尋煩惱”。
世間大部分煩惱都源自這兩種復雜
人生應該力求兩個簡單:
物質生活的簡單;人際關系的簡單。
有了這兩個簡單,心靈就擁有了廣闊的空間和美好的寧靜。
現代人卻在兩個方面都復雜,物質生活上是對財富的無窮追逐,人際關系上是關乎利益的不盡糾葛。
兩者占據了生活的太多空間,而人世間的大部分煩惱就是源自這兩種復雜。
煩惱很多,是因為你世界太小
為什么有些東西,在有人眼里是天大的煩惱,有人眼里就是空無一物?
你所關注的東西、所身處的世界,決定了那些小煩惱能不能入你的眼、入你的心。
如果你的煩惱特別多,極有可能是因為你的世界太小,舞臺太窄。
你關注的只有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而這上面,特別容易滋生那些屬于生活本身的、無法治愈的疑難雜癥。
為什么同事之間人際關系的煩惱,可以壓垮一些人,而對另外一些人卻完全沒有殺傷力?
因為后者關注的不是今天誰說了什么,而是公司的發展、自己的未來。他們腦袋里想的是明天該去上什么課,下個月要報一個什么樣的培訓班,5 年后的自己會在哪里……
人生都有煩惱。
不在于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的格局決定了你怎樣看待那些煩惱,能不能無視與放下。
所以,解決煩心事的根本,不在于換一家公司、清理周圍不喜歡的人與事,而在于喂養自己的草原,找到自己的天空。
時間,是一切煩惱的解藥
很多人會覺得生活好疲憊,工作好瑣碎,心情是又苦又累。一到深夜就開始反思之前的事:
后悔自己在念高中時不夠努力,
后悔自己在念大學時不夠堅定,
后悔自己在剛畢業時不夠清醒,
后悔對事業發展的決定……
但其實,在經歷過奔波,經歷失落,經歷過挫折,開始不再去為生活里的繁雜事情鬧心,也不再對過去的那些遺憾耿耿于懷,在歲月中就自然而然明白:
時間真的是一切煩惱的解藥,因為所有的解藥,它都藏在時間里。
因為只要我們還活著,一切就還有希望,一切都會過去。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就要自己學會去化解。
在生活中碰到煩惱事時,不妨想開點,所有的困難和煩惱,都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堅信總有雨過天晴的時候。
畢竟,身心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閱讀歷史吧,試著將你的眼光擴展到一千年之遠——從永恒的觀點來看,你將會發現“你的”煩惱是多么微不足道。
——〔美〕卡耐基:《完美的人生》
每個人可能有三千煩惱,但也希望每個人,都擁有萬千解藥。
來源 / 人民論壇網、 今日頭條、讀者、周國平、卡娃微卡、張德芬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