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窮教育有多可怕?前段時間熱播的《人民的名義》或許能給我們答案,第一集里面的趙德漢貪污了那么多錢,冰箱里、墻縫里、箱子里全是現金,但是一分錢都沒敢花,被抓起來的時候說:小時候窮怕了!
現在都喊窮養兒、富養女,很多父母這樣跟風,有的父母甚至會給孩子創造窮教育,堅持哭窮教育才能養出好孩子。
當孩子向你伸手要錢的時候,你會怎么做?會給孩子哭窮嗎?如果這樣做了,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性格。
我的一個小學同學,沒見過她穿過新衣服,都是穿姐姐的剩衣服,有時候想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她媽媽就會吼她:買什么衣服?你看看那些學習好的同學,誰會想著買新衣服?越是不愛學習的,就越喜歡臭美!
反正她媽媽堅持的理念就是,只要想買新衣服,想打扮自己就說明用在學習上的心思少了,只想著臭美。
后來那個小學同學在南方一所城市念大學,她媽媽給她的生活依然很少,她就在大學里各種兼職、打工,用賺來的錢買漂亮的衣服,想彌補小時候的遺憾。
另一個故事是關于一個男生的,其實他的家庭條件還算可以,可是他父母就堅持要窮養,絕對不會多給他錢花。
男生學習成績很好,在班里還是班長,有一次周末,男生跟兩個同學約好一起出去玩,一早上向媽媽要錢,媽媽頓時就拉下了臉,覺得周末出去玩就已經是錯的了,還要錢更了不得,仿佛看到孩子已經變壞了,不愛學習了。
媽媽整整嘮叨了半個多小時,最后扔給男孩子五塊錢。
我想當時那個男生的自尊應該也隨著媽媽的嘮叨和仍在地上的五塊錢碎了,后來,男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公司做程序員,薪水很高,錢也越攢越多,可就是舍不得花錢,感覺沒有錢就沒有安全感,相了好幾個相親對象都因為太小氣黃了。
其實孩子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容易變成敗家子,我們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庭環境,給孩子良好的教育,而不是用哭窮來為難孩子。
如果父母一味強調錢的重要性,那么孩子將來就會覺得錢是最重要的,甚至像那個男孩子一樣,賺了錢也不舍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