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8歲拜名師學藝。三十年代后期至上海制壺仿古。54年進入宜興蜀山陶業合作社。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帶徒徐漢棠、高海庚、李昌鴻、沈遽華、束鳳英、吳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代表大會,在港、澳、臺、東南亞影響特大,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顧景舟 提璧組壺 (共計十一件)
11年保利秋拍17,825,000成交
顧景舟 大提壁壺
12年翰海春拍12,880,000成交
顧景舟制 吳湖帆書畫 相明石瓢壺
10年嘉德春拍 12,320,000成交
顧景舟、韓美林 提梁盤壺
11年嘉德春拍 11,500,000成交
顧景舟 云肩如意三頭茶具
11年匡時春拍 10,235,000成交
顧景舟 雙圈
12年翰海春拍 9,430,000成交
顧景舟 “玉露”詩文五頭茶具
11年匡時春拍9,430,000成交
顧景舟、韓美林 此樂提梁壺
13年嘉德春拍8,280,000成交
顧景舟 鷓鴣提梁壺
11年嘉德春拍8,050,000成交
顧景舟 矮僧帽壺
12年保利春拍 7,820,000成交
底款:生蓮居大彬 壺內款:景記
該壺屬矮僧帽壺,底部刻有“生蓮居大彬”款,壺內暗處藏有“景舟”小印。這雖仿時大彬的壺樣,但我覺得顧老對該壺的制作更加嚴謹,從壺身內外的工藝水準可看到顧老在方器制作上過硬的功力和法度。壺身上下線條變化豐富、比例恰當,特別是壺頸肩部用收緊的云肩線,使壺的節奏感更加強力。蓮花瓣的比例及暢開的角度,有一種蓮花正在開放的態勢。壺嘴壺把的大小粗細與整體比例協調得體,壺蓋面層次有序加高,正托起了花頂摘手,使其更顯端莊、內斂,制作精致,用溫潤的紫紅調砂泥制作,更使人愛不釋手,這是顧景舟先生超越前人的精神之作。——汪寅仙
顧景舟 三足乳鼎壺
2012年春秋堂春拍成交價:2185000
鈐印【底款】景舟制陶
【蓋款】顧景洲【把款】景舟
顧景舟 茄段壺
11年匡時秋拍 7,475,000成交
鈐印:顧景洲(蓋)、自怡軒(底)
把自然界的瓜果蔬菜入壺,似乎是花貨作品創意之源。而此尊寶器源意茄段,成以素樸光器,于抽象中得靈氣。通體不著點滴筆墨,僅以造型、材質示人,其光華內斂,有丈夫清高內斂之氣,令觀者叫絕。渾圓素樸的茄段造型,淳樸自然,素面素心,大巧若拙。圓弧形壺蓋,壺紐似茄蒂,二彎壺流與耳狀壺把以壺身中線呈對稱呼應,壺身線條過渡自然流暢,周身光澤溫潤,非影像器材能詮釋,非親眼目睹不能領略其妙。
顧景舟 藏六方
2011和信秋拍成交價:5376000元
鈐印:得一日閑為我福(底款);顧景洲(蓋款)
此壺是顧景舟大師的經典代表作之一,泥料為大師自調自用之泥,壺體砂質溫潤,色呈紫紅。壺身略成扁圓狀,由鈕、蓋、口、身以至圈足皆貫以六棱,線條明晰工整,轉折合度,筋囊飽滿圓潤,圓中見方、方中寓圓。此壺成型難度高,造型挺拔,做工嚴謹,極具收藏價值。壺腹、圈足、流、柄均作六棱形,蓋面呈六棱形拱起,上置一六方形鈕。由于具備鮮明的幾何元素,極具視覺沖擊力。“藏六方”底鈐陽文款識“得一日閑為我福”,此為顧景舟先生中年時期所用印款,標志著其壺藝已趨成熟。
顧景舟 木瓜壺
2011和信秋拍成交價:4480000
鈐印:景洲、自怡軒
此壺為顧老之早年作品。花貨作品實屬罕見。
綠泥石瓢壺
2011年嘉德春拍成交價:4255,000
鈐印:景舟七十后作(底款);顧景舟(蓋款)
此壺由黑泥制成,泥土淘洗精細。其造型為扁圓,壺體上小下飽,斜面過渡自然。壺身、流、把、鈕、足搭配恰當,線條利落明快,起承轉合交代清楚。顯得挺拔精神,沉靜而深意雋永。
匏瓜壺
2011嘉德春拍成交價:3450000
鈐印:自怡軒(底款);景洲(蓋款)
匏瓜即葫蘆,屬肖形之作。壺鼓腹,下大上小,過渡自然口蓋截面平直,使之渾然一體。此壺整體造型古樸、大氣。沒有任何多余裝飾,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