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不用去甘肅,敦煌石窟藝術穿越時空來到河北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第158窟涅槃像)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莫高窟的285窟)


敦煌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在四大石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去敦煌觀賞石窟藝術,是眾多文人、藝術家追尋的目標,但是到了敦煌莫高窟,經歷遠途跋涉、網上預約購票、排隊、等候,所能看到的是僅對外開放的三、四個石窟,2015年敦煌莫高窟之行留下很多遺憾。

2019年1月12日,由河北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共同舉辦的“敦煌不再遙遠——數字敦煌展走進河北”展覽在河北博物院盛大開幕,圓了眾多河北人的“敦煌夢”,如何把敦煌石窟藝術搬到河北來?這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展覽呢?我們一起走進河北博物院。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展覽


敦煌石窟學術研究,利用敦煌研究院近三十年積累的敦煌石窟數字化成果,通過科技與藝術的深入融合,將展覽策劃設計,呈現為:原大洞窟復制、高保真壁畫精品、彩塑三維重建藝術復原、遺產地實景遠程傳輸、多媒體展演、分層壁畫立體呈現、交互體驗等七大板塊,將“數字敦煌”送到了河北人的身邊。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板塊之一:高保真壁畫精品

選取敦煌石窟30余幅精美的壁畫,分別以尊像、建筑、圖案、飛天、民俗生活等敦煌石窟中極具代表性的五個專題,首次借助洞窟準確的三維空間數據與壁畫圖像內容詳實、多樣的解說,讓觀眾了解展示壁畫在洞窟中的空間信息,以及所承載的藝術、歷史和文化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第158窟涅槃像



板塊之二:彩塑三維重建藝術復原

首次通過三維重建藝術復原的方式按比例展出長達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像,以精準的三維數據和高度的藝術手段。同時還有北魏及盛唐時期佛、菩薩三維重建藝術復原、還原再現敦煌彩塑的精美神韻。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像,是中唐大型塑像的代表作,此尊塑像為石胎泥塑,實際身長15.6米。涅槃像面部,雙目半閉,唇含笑意,絲毫沒有凡人臨終時痛苦和悲哀的表情,猶如欣慰、滿意而入睡,整個形態表情深刻地表現了“寂滅為樂”的涅槃境界。第158窟的涅槃像之精美,成為敦煌涅槃像的代表之作。

 

2015年在敦煌莫高窟是看到過這尊涅槃像,但莫高窟內是不允許拍照的。這次展覽通過三維重建藝術按比例復原,展出了長達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像,非常逼真精美。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釋迦牟尼佛像)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菩薩像)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九色鹿故事)


板塊之三:分層壁畫立體呈現

莫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王本生故事”,將故事主要人物、山水以及其它元素提取、加工、分層立體展現。


畫面以人物為主,襯以山石樹木。土紅地色上配以 青綠山水,點綴花草,有濃厚裝飾風,畫中的建筑物格式、車馬形制、駿馬形態等,立體畫面形象而生動。 


這是莫高窟257窟,北魏本生故事畫中最早的橫卷式連續畫之一。壁畫以橫幅長卷形式,連續畫出佛的前身九色鹿王故事的情節:鹿王在江邊救起溺水人,溺水人叩謝;王后夢見鹿王,要用鹿皮做皮衣;國王懸賞捕鹿,溺水人告密;國王帶人捕鹿,鹿王向國王訴說救溺水人經過;國王放走鹿王,王后心碎而死,告密者得到報應。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莫高窟的285窟實景)




板塊之四:原大洞窟復制

利用洞窟三維掃描數據與高精度壁畫圖像數字化數據,將莫高窟第285窟和榆林窟第25窟整窟結構與內容原比例復制,逼真呈現。

 

莫高窟285窟西魏壁畫中的主體畫該窟壁畫是西魏代表作,開鑿于西魏大統四年至五年(538—539),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主室為覆斗頂形窟,平面為方形。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莫高窟的285窟實景)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榆林窟第25窟)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榆林窟第25窟)


板塊之五:遺產地實景遠程傳輸

借助遠程傳輸,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實景傳輸到展覽現場,讓莫高窟真實的場景與展場氛圍形成呼應。


板塊之六:多媒體展演

數字多媒體節目從另一角度介紹展覽內容,動靜結合,讓觀眾從視覺、聽覺上更加深入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


板塊之七:交互體驗

觀眾還可以在參觀實體展品的同時,借助穿戴式設備,虛擬體驗豐富的洞窟內容,虛實相間,精彩紛呈。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各民族供養人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拯救世界文化遺產

2019年1月20日“文博講壇”第243期,主講人吳健以題目為“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的數字敦煌”,講述了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對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意義。

吳健先生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甘肅省古代壁畫與古遺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肅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兼職教授,“敦煌不再遙遠”展覽的總策劃,在敦煌文物和古代壁畫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吳健先生照片來自網絡)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敦煌石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由于西部自然環境的惡略,沙塵暴、雨水的侵蝕,石窟壁畫、塑像遭到嚴重毀壞。眾所周知,晚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接踵而至敦煌,致使文物慘遭劫掠,分別流失于英、法、俄、日等國的收藏機構,造成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何保護文化遺產讓敦煌文化傳承下去?是當代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課題。近三十年來吳健先生帶領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這個團隊,利用影像采集、計算機合成等建立多元化數字資源庫,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把科技與藝術高度融合才有了今天“數字敦煌”的成果。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五臺山全圖)


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全圖的原大藝術復制品,是莫高窟最大的實景地圖壁畫,整幅圖全長13.8米,高3.9米,展現了從河北鎮州(今河北正定)和山西太原兩條通往五臺山路線沿途的橋梁、建筑、山水、寺院、商旅、神異內容等。

在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全圖的采集中,實地空間只有1米多的寬度,吳健老師帶領團隊,搭上腳手架,分段采集大量圖片信息,利用4000多張圖片,拼接誤差不超過2毫米的合成技術,為河北觀眾展示了這幅1:1的莫高窟最大的實景地圖壁畫,整幅圖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他們利用數字化技術,把流失到國外的文物信息保存下來,復原了大量流失文物數字資料。三十多年來這個團隊,克服了資金困難,從國家部分專項資金撥款,民間資金捐獻籌集;人才缺失的困難,由當初的十幾人發展到今天上百人的專業技術團隊。他們常年奔波在文物工作現場,風餐露宿,為我國文物保護默默地工作,文物工作者的付出,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 “數字敦煌走進河北”。



荷塘月色/展覽現場拍攝

神秘的敦煌石窟令人向往,敦煌石窟藝術穿越時空,在河北博物院華麗再現對于河北人民來說,需要長途跋涉,就能在家門口充分享受敦煌文化的精深數字藝術盛宴



貼士:

展覽名稱 | 《敦煌不再遙遠——走進河北》

展覽時間 |  2019年1月10日——2019年4月10日

展覽地點河北博物院北區一樓7號、8號展廳

河北博物院憑個人身份證取票,免費參觀。 

參觀時間:9:00—17:00  (16:30停止進館,周一閉館) 

春節期間:正月初一(2月5日)至初六(2月10日)正常開放。

除夕(2月4日)、初七(2月11日)閉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美敦煌——朱美榮飛天系列剪紙
敦煌莫高窟線稿值得一看
敦煌藝術的現狀
敦煌藝術欣賞【flash】
《畫說敦煌》全集!大量珍貴壁畫稀世呈獻,無愧國之瑰寶!【珍藏帖300P】
眾生在這里尋找——欣賞中國石窟藝術第一組(敦煌石窟)2盎司銀幣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阳新县| 龙井市| 金山区| 依安县| 资阳市| 监利县| 色达县| 沂水县| 习水县| 开原市| 怀集县| 论坛| 安达市| 金阳县| 连南| 邵东县| 晋宁县| 探索| 抚顺市| 周口市| 遵义市| 潼南县| 堆龙德庆县| 阿勒泰市| 遵义县| 当雄县| 西藏| 中阳县| 连城县| 上杭县| 阜新市| 阿克| 绥德县| 南丹县| 宜良县| 湘潭县| 泰安市| 乐安县| 汤原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