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二年級特別的重要,因為它是孩子學習的起步期,也是孩子學習態度和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1.讓孩子知道每個學習步驟的標準是什么。
首先讓孩子知道上課前應該擺放好文具,做好上課的準備。上課的時候,思想不開小差,眼睛盯著說話的人,耳朵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內容,如果自己想發言就要舉手。
總之,要讓孩子明白,每一個學習步驟應該達到什么標準是最好的。
跟孩子說的時候,越細致越好,跟孩子講明每一個細節怎么做。孩子只有知道了做什么,才能去做好。
2.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通過列每日清單的方法,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列一個大表,把每天必須做的事情列在表上,例如,每天整理書包,每天削鉛筆,每天準備好學習用具,每天按時完成作業等等。到了晚上臨睡前的時候,檢查一天的清單,完成了的就打一個對勾或者畫一個笑臉兒,沒有完成的只有空著了。
這種每天計劃和檢查總結的方式,對養成好習慣特別有幫助。
可以適當的設置目標性的獎勵,比如孩子如果某一項堅持了一個星期,就給予他什么樣的獎勵。適當的獎勵,會激勵孩子繼續做下去。
3.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
只有孩子一個人在進行養成好習慣的練習,會顯得很孤獨。家長可以加入這個隊伍。
家長也可以列一個大表,把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在表上,每天也檢查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跟孩子一樣,進行階段性的獎勵,這樣就形成了家長和孩子并肩戰斗的形式,特別有利于孩子進行自覺自愿的去這樣做。
有的時候,家長或許還不如孩子呢,那么孩子會多么的有成就感呢!
其實最好的家長就是給孩子做榜樣,少進行說教監督和控制,你只需自己做給孩子看。孩子就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也會照著去做。這種習慣養成是最有效的。
我是禾頁老師,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