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們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投票,咱們在看完了古人對于歐陽詢的書法評品之后,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歐陽詢書法到底算第幾品?
到目前為止,結果如下:
逸品:34%
妙品:45%
神品:13%
能品:3%
佳品:5%
看來,大家對于歐陽詢書法的評品還是相當高的。
不過呢,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在古人的評品之中,長期公認的屬于神品、逸品、妙品——我們姑且簡稱為“神逸品”有哪幾位書家?
壹【李斯(秦)】
李嗣真《后書品》云:“右小篆之精,古今妙絕。秦望諸山及皇帝玉璽,猶乎千鈞強弩,萬石洪鐘。豈徒學者之宗匠,亦是傳國之遺寶。”
貳【張芝(漢)】
張懷瓘《書斷》卷中列張之章草、草書為神品,曰:“尤善章草書,生諸杜度、崔璦。龍豹變,青出于藍。又創于今草,天縱穎異,率意超曠,無惜事非。若清澗長源,流而無限,縈回崖谷,任于造化。”
叁【鐘繇(魏)】
鐘繇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張懷瓘《書斷》說:“元常真書絕世,乃過于師,剮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余。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肆【王羲之(晉)】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歷代書法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梁武帝評曰:“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唐太宗論其書云:“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伍【王獻之(晉)】
王獻之,書圣王羲之第七子。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于神智”。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里對《鴨頭帖》推崇備至,認為:“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