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有數以百計的帝王,在這些帝王中,有后世傳頌的明君圣主,也有遺臭萬年的昏君暴君。其實,每個帝王的所作所為都對后世造成了多多少少的影響。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一下影響了中國歷史的十位帝王。
1,“千古一帝”:秦始皇 嬴政
有人說他是一個偉大的帝王,也有人批判他是個心理變態的狂徒,有人說他功大于過,有人說他過大于功...但無論人們對他的評價怎么樣,始終磨滅不了那真實的歷史.... 是他結束了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也是第一個用戰爭來消滅戰爭的實踐家.結束了四分五裂,統一了中華的文化,這些事跡都是不朽的....而同樣他也是個性格詭異的人.幼年時悲慘的遭遇,磨練他堅強的意志,以及濃重的仇恨心理.他可以為了統治,狂暴的"焚書坑儒",與萬人性命于不顧;也可以禮賢下士,親自請王翦出山,而將自己的華陽公主許配給王翦.他喜歡聽別人吹噓自己,然而在他手下的大臣中.奸佞小人卻很少.他是個喜歡猜忌,疑心很大的人;又是個顧念親情,一個孝子良父的形象...秦始皇嬴政,一個印有濃重歷史色彩的人物.一個背有千般功績和百般罵名的帝王.也是我們永遠讀不懂的一個謎.但不可否認,他是永恒的"千古一帝"。
2,雄才大略 :漢武帝 劉徹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兩千多年的歷史,多少的人和事,都宛如煙塵一般,永遠地消失在了歲月之中。可是,這樣一句振聾發聵的話語,卻如遙遠的絕響,超越時空,讓大漢子民,仍然為之熱血沸騰。這個叫劉徹的皇帝,像個真正的男人一樣,守衛著自己的女人、糧食、百姓。漢人身上的鐵血精神,在這個皇帝的身上,顯現得如此鮮明,又是如此堅定。大漠黃沙,落日殘陽。塞外的風很大,幾十萬驍勇善戰的士兵,奔馳兩千余里,在遮天蔽日的沙漠、
草原之中勇猛沖殺。終于,吶喊消失了,馬蹄聲也漸漸遠去,當天空重新恢復了晴澈的時候,那個綿延了幾百年,名叫匈奴的強悍民族,土崩瓦解。
四十多年的漫長征程,十五次大規模遠征,漢武大帝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執著乃至冷酷,打下了一個廣闊的疆土,也重讓大漢子民,揚威天下。
這個男人為保護女人,采取主動出擊,不以犧牲女人換取和平;不以犧牲糧食換取和平;不以犧牲金錢換取和平; 不以屈辱換取茍安,從而實現漢朝歷代皇帝韜光養晦之計,一舉擊敗強大的匈奴人,使之部分遷移,并造成羅馬帝國滅亡,他領導的大漢王朝,屹立于世界東方。然而同樣是這個皇帝,驕奢淫逸,窮兵黷武,濫殺無辜…,歷史似乎總是這樣。
3,學歷最高的皇帝:東漢光武帝 劉秀
劉秀,沒落的皇族后裔,到其父時,僅是一個縣令,后病故。劉秀和其兄姊都是伯父收養長大。王莽篡位,劉氏沒落。劉秀上過太學,師從名儒,學了一身修身治國本領,但無處施展。王莽倒行逆施,導致天下大亂。劉秀隨兄從軍,一生征戰無數,其兄被殺,忍辱負重,韜光養晦,后經略河北,打敗銅仁軍,統一河北,進軍河南,擊敗赤眉等各股勢力,統一中原,后統一天下,開創光武中興。
4,一統格局由他而定:隋文帝 楊堅
隋文帝楊堅是一位極有作為的帝王。是他結束了自東漢以后長達360余年的分裂動蕩局面,是繼秦始皇以后,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統一的帝王。自他之后,中國歷史上只出現過改朝換代,而他所開創的中國一統的格局卻一直持續了下來。除此之外,隋文帝所建立的政治體制更令后世歷代所遵循,他開創了科舉與考試納賢的先河,為后世奠定了行用千余年的科舉制度。所以,說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偉大帝王,毫不為過。
5,千古獨步一風流:唐太宗 李世民
初看起來,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的出場,完全是一次天才的獨步,一顆耀眼的星辰劃過黑暗的天空,給眾人以奪目的光亮。他與亞歷山大、奧古斯都、彼得大帝一樣,面對當時混沌未分的局面,身手不凡,處事縝密,既雄強又精細,既大氣又敏銳,并且有一種天下歸心的個人魅力。李世民歷經戰亂、事變、圖治、拓疆,從李氏家族的影子下突圍而出,感召天下,一步步達到他所渴望的基業的峰巔。他的業績流傳至今,固然有他的同時代人和后世史家、民間藝人的夸大矯飾之處,但確非虛譽。大唐,中國最輝煌的象征,大唐盛世究竟從何而來,這必須歸功于這樣一位獨一無二的帝王。然而,玄武門那一場血腥也許是唐太宗一生中都難以抹去的記憶……
6,凄美的女皇:武則天
歷史是由血寫成的,江山是由白骨堆成的。很多人說她心狠,她如果心不狠,就只能成為后宮爭斗中的犧牲品。她掐死自己的女兒,為了保命,她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從才人,到昭儀,再到皇后,最后君臨天下。她一步一步踩著別人的尸體往上爬,最毒婦人心,她就算是再心狠手辣,再蛇蝎心腸,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試問古往今來哪一次改朝換代不是殺父屠兄,血流成河?一個女人要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做大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就要比男人更心狠。這位則天大帝,最終用自己杰出的能力,延續并發展了大唐的盛世,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但是,她始終都是一個凄美的女人,她坐在玉座上回首一生的時候,很是凄涼,“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令人想起了一種叫做代價的東西。
7,元代的輝煌:元世祖 忽必烈
他再一次完成了全國一統,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全國的王朝,它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
8,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明太祖 朱元璋
朱元璋這個皇帝的殘暴程度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之最,絕不為過。他誅功臣,殺人如麻,酷刑百出……但是千秋定論,看一個皇帝,不能看他個人的所為,不能以道德的水準來評價皇帝。皇帝沒有絕對的道德,用道德就不能說明問題,做大事的人往往都是不道德的。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復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與此相適應,在法律思想上鑒于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認為“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9,永樂盛世的締造者:明成祖 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他是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爭鋒的年代。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棣出生,11歲被封為燕王,17歲迎娶徐達長女,21歲帶著金成 祖像冊金寶就藩北平。40歲以“靖難”名義興兵,四年后從他的侄兒建文帝手中奪得了大明 江山,在位22年,改年號為“永樂”,謚號“文皇帝”,故又稱“文皇”,廟號“太宗”, 世宗改“太宗”為“成祖”,死后葬于長陵。
他為燕王之時,便鎮守塞北,戰功顯赫
后來靖難起兵,四年平金陵,勢如破竹
在位勵精圖治,創永樂盛世,國泰民安
三伐安南開疆,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
五次親征蒙古,掃瓦剌韃靼,威震漠北
六派鄭和西下,顯大明國威,萬國來朝
10,最后的光芒:清圣祖 康熙帝
康熙只能算是清朝里面最優秀的皇帝,為什么這么說呢,清朝從總體上來講除了國土面積其他真的跟中國隨便那個歷史朝代都沒法比的。科技?人文?國民素質?軍事?總之很多很多。而康熙呢,確實不錯,他是清朝里面最牛的,不過他跟漢武帝,唐太宗等就差的太遠了,歷史上比他厲害的很多,他確實很勤勉,個人覺得他是除了崇禎外最勤勉的一個皇帝,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康熙的原因。所謂的康乾盛世實際上是一個大的笑話,康乾盛世實際上是中國落后、腐朽的標志。太夸大康熙只能說明不能正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