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產于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總局批準,獲得原產地域標志產品保護。
西山鎮(zhèn)(今金庭鎮(zhèn))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重點茶區(qū)在秉場、石公堂里、東村、衙甪里、東河、縹緲村一帶,其余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園面積965公頃。東山鎮(zhèn)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qū)主要分布在山區(qū)的莫厘、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茶園面積734公頃。據(jù)吳中區(qū)農林局統(tǒng)計,2007年全區(qū)茶園面積1834公頃,茶葉總產量294.7噸,其中碧螺春產量為152.3噸,茶葉總產值1.5億元,其中碧螺春產值,1.25億元。
據(jù)《太平清話》記載:“洞庭中西盡處,有仙人茶,乃樹下之苔蘚也,四皓采以為茶。”可見洞庭山茶傳說的古老了。另據(jù)《爾雅》記載:“今茶字古作荼……椒,蜀人作荼,吳人作茗、樗,吳人以其葉為茗是皆以茗以荼異。”說明在公元前2世紀的秦漢時期,蘇州已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