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比爾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即使患者接受他汀類藥物如立普妥或克雷斯托降低他們的血液膽固醇,基因變異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這篇發表在Circulation雜志上的文章幫助解釋了為什么有些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出現心臟病發作或需要進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以打開阻塞的心臟動脈。它表明,針對遺傳變異的藥物可以降低這些患者的心臟病風險。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衛生部醫學博士,生物醫學助理教授說,這項研究證明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縱向電子健康記錄(EHRs)在尋找遺傳變異與疾病之間的聯系的力量。
一些患者在開始使用他汀類藥物后隨訪心臟疾病長達十年。該研究發現,基因變異或變異的影響與服用他汀類藥物時膽固醇的改善程度無關。
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VUMC)個性化醫學副總裁Joshua Denny博士說:“患有這些基因變異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即使考慮到他們的他汀類藥物具有理想的膽固醇水平。”
研究人員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支持的全國性專家,生物庫和電子病歷系統聯盟(包括BioVU和VUMC的DNA數據庫)的電子病歷和基因組學(eMERGE)網絡中搜索了四個網站。
他們發現3,099人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曾經歷過心臟病發作或需要血運重建,并將他們與7,681名“沒有心臟事件的他汀類藥物”控制的患者相比較。
根據這一比較,研究人員能夠在接受他汀治療的患者的這些心臟事件相關基因的LPA基因座中鑒定7種遺傳變異,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或SNP。
LPA基因編碼載脂蛋白(a),一種與低密度脂蛋白(LDL)結合的脂肪蛋白,LDL是作為他汀類藥物靶標的血液膽固醇的形式。眾所周知,高水平的結合低密度脂蛋白(簡稱Lp(a))是心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其中一個SNP與心臟事件風險增加高度相關。當研究人員檢查11,566名攜帶SNP超過1,000種身體狀況的個體的完整EHR時,他們發現冠心病和心臟病發作率明顯較高,但沒有發現其他疾病。
這種稱為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的方法由范德比爾特的Denny和他的同事開創。
“該研究強調需要考慮將Lp(a)水平作為降低他汀類藥物治療患者心血管風險的重要獨立因素,”Wei總結說。
盡管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來檢測潛在的副作用并確認任何此類藥物的安全性,但使用現有藥物或新藥物降低Lp(a)水平的努力可減少攜帶LPA變異的他汀類藥物患者比例的心臟事件治療。(楓丹白露2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