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痛風病的思考(灸法外治,簡捷實效)

點擊上方藍色字

中醫思維可快速關注



導讀古來痛風是富貴病,如今生活富足而本病多發,西醫無特效治療,本文介紹以灸法治療痛風,有古中醫取象達意之功,療效確切,簡捷實用。

___________________


痛風,是個古老的疾病,屬于“痹證”范疇。在古代中醫文獻中“痹癥”范圍較廣,包含西醫的多種疾病。

現代醫學認為是由于嘌呤代謝紊亂,尿酸過量生產或尿酸排瀉不暢,引起的尿酸堆積,尿酸結晶堆積在軟骨、軟組織、腎臟以及關節處。在關節處的沉積會造成劇烈的疼痛。

古代帝王將相、達官顯貴,有豐盛可口的食物,其富含嘌呤,痛風發病率很高,稱之“富貴病”。如自古至今,痛風是西方的一種常見病,也是中年以上男性發病率最高的關節炎。美國總統富蘭克林,亞歷山大大帝,法國國王路易七世、路易十四世,英國皇后安妮,我國元始祖忽必烈皇帝,宗教領袖馬丁路德、約翰卡爾文,著名科學家牛頓、哈維,英國大文學家米爾頓等都曾患過痛風。

過去,東方民族患痛風者比較少見,近年來其發病率逐年增加。二戰以后,日本經濟復興時期,蛋白類食品成倍增加,痛風一躍成為其一種流行疾病。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傳統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蛋白質含食品的攝入,部分人缺乏適當的體力活動,體重超準,痛風的發病率直線上升,有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其中95%為男性,患者有年輕化發展趨勢,引起醫學界的警惕和關注。

20076月,一個朋友給我電話,痛風急性發作,腳趾劇烈疼痛,撕筋裂骨般的痛苦,晚上睡覺,薄被也不能搭在腳上。西醫的處理,首選藥物是秋水仙堿,能有效抑制白細胞移動,控制關節炎癥。秋水仙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接近,其毒副作用會強烈刺激胃腸、白細胞降低、脫發,癥狀緩解時,或出現惡心、嘔吐需立即停藥。腎功能不全者,還需謹慎用藥。用了西藥,痛風的急性癥狀一般會得到控制,但病變皮膚區色澤會變暗,此時,只是暫時的風平浪靜,多數患者還會復發,每年復發數次,愈發愈頻,受累關節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控制。這個時候西醫內服丙磺舒、痛風利仙、別嘌呤醇等西藥,這類藥主要是促進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合成,通過排出尿酸,降低尿酸。但這類藥毒副作用大,會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胃腸道刺激、肝腎功能損害,甚至腎絞痛等。

痛風屬中醫“痹癥”,“痹”字出現在醫學文獻是1973底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脈灸經》,其中有“疾畀(痹)”、“踝痹”及“足小指痹”。古人對治“痹癥”,用什么方法呢?,是用灸的方法。

《五十二病方》(也出土于1973底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中治療痹癥,常用的藥物有:

“烏喙(huì音,指烏頭)、續斷根、防風、白芷、牛膝等”。

烏頭是大熱,搜風入骨,除濕痹寒痛,其它幾味藥,同類協同。這說明,在夏商時期,祖先就認識到痹癥,包括痛風,是寒癥、濕癥。

痛風的前期,紅腫熱痛,是熱還是寒?

中醫,也有用三妙散,有黃柏、蒼術、牛膝三味藥,來燥濕清熱,消腫止痛。怎么理解痛風初期這個熱?

“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生,陽遭陰,故為痹熱(也稱熱痹)。”

身體感受了陰邪,陽氣抗其外出,出現紅腫,如三妙散,除正邪相爭郁熱(黃柏),除濕(蒼術),補肝腎(牛膝)。身體的局部的熱腫,其本質,乃身體的元氣的衰弱,邪氣(風、寒、濕)侵襲,元氣尚在抗爭,表現為紅腫熱痛。

邪氣力量強大時,

“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元氣的衰弱,感受外邪風寒濕,“外內相合”,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有“烏頭湯”的方子,對治歷節病,腳氣疼痛,不可屈伸。“烏頭桂枝湯”能對治寒疝,或陽氣大衰,不能達于四肢,寒邪痹阻,手足麻痹疼痛。烏頭對內寒,祛寒止痛;桂枝對外寒,調和營衛散外寒。在經方中,烏頭的量很大,用到5枚,一枚約30克,就有150克。桂枝三兩,依漢制,約50克。這么大的藥量,古人告訴會出現什么效果:

“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服藥之后,唇舌肢體麻木,昏眩吐瀉,或如醉酒狀,這時,脈搏、呼吸、神智無大的變化,稱之為“瞑眩”。是有效果的征象。若呼吸、心跳加快,脈搏間歇,甚至神智昏迷。則為中毒,急當搶救。

《中國藥典》規定:

制川烏、制草烏,內服用量為1.53g;熟附子內服量為315g。用藥時不能超劑量。

1981年考古出土的東漢大司農銅權(漢代國家鑄造的法定衡器),現藏于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大司農銅權重2996克,按照當時一個銅權重為十二斤計算,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這個重量折合,一兩應該是249.7÷1615.6(克)。當時的1兩約等于15.6克。李時珍的話:

“今古異制,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span>

誤導了中醫院校的中藥、方劑教科書:自明清以來,我國普遍采取16進位制的“市制”計量方法,即1市斤=16兩=160錢。從1979年起,我國對中藥計量統一采取“公制”,即1公斤=2市斤=1000克。為了處方和配藥計算方便,又規定按照以下的近似值換算:1市兩(16進制)=30克;1錢=3克;1分=0.3克;1厘=0.03克。經過以上的演變,我們現在把古方中的一兩,統統當作一錢,也就是3克。

醫者用藥,劑量按照藥典,很多病其實治不了。用到了古方的量,也是如履薄冰,因為你不合法,不合俗了。醫者不敢用,患者不敢吃。

除了服藥,還有其他更好辦法嗎?答案是:有,用灸法。

前面,我們提到“痹”字作為醫學概念,最早出現在《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脈灸經》中。灸的方法,中正渾厚,足以對治痛風。后世對痹癥痛風論述很多,中醫的精髓在于辨證論治,證、癥不同,人不同,要去辨別,其治法也隨之變化。中醫的醫藥運用,到后世繁瑣、零碎,專業的醫生難以究竟,何況普通百姓。

今天,當我們發現痛風時,多數是要去接受西醫的治療,西藥的應用,無疑是飲鴆止渴。本身就是元氣、元陽的不足,肝腎經脈阻滯,西藥雖暫息病情,對身體恢復,雪上加霜也。

唐代醫家王壽著《外臺秘要》,其中提到“白虎歷節”病,指身體虛損失調,受了風寒暑濕的淫邪,經脈結滯,血氣不行。這個病,晝靜夜發,在夜間是陰時,陰盛陽微,徹骨酸痛不歇,象老虎的牙齒在咬一樣,所以叫白虎歷節病。

痛風外治法

《外臺秘要》介紹一個外治法,

用三年的濃陳醋五升,煮沸;再切蔥白二三升,再煮沸,用笊籬漉出,用棉布或絲帛趁熱包裹,敷在病痛處。

這類似于現在的熱醋療法。

艾灸治療痛風

在臨床,用灸是效果最顯著地?!侗怡o心書》治療歷節病的經驗:

“于痛處灸五十壯自愈。湯藥不效,惟此法最速。若輕者不必灸,用草烏末二兩,白面二錢,醋調熬成稀糊,攤白布上,乘熱貼患處,一宿自愈。”

200811月初,友人約筆者到石家莊市人民醫院會診,診治以為痛風病人?;颊咦ea錄(化名),51歲,公務員,1998年秋發作痛風病,左下肢及腳疼痛,當時到北京請張寶勝治療。張寶勝在家中讓患者露出左腿,上面敷了衛生紙巾,張寶勝隔空用手抓,紙巾就濕了,提起來還滴著黃色液體,滴在身上,有灼痛感。換了三次紙巾,治療結束。當時有兩個朋友按住患者,因為張寶勝隔空抓的時候,患者腿部痛不可忍。張是用搬運的特異功能把身體的病(多余的尿酸等)直接轉移到體外,祝錫錄的痛風病十年沒有發作。20088月,痛風復發,住院接受西醫治療3個月,效果輕微。當時,患者祝某說,痛的我真想從醫院的樓上跳下來。

筆者當時給一些年輕的臨床醫生講解,這例痛風也是寒凝沖任。為什么這么斷證?從面色看,有隱隱青色,青為寒痛厥陰病,就是說,病邪在并在厥陰經,在手厥陰是心包經,足厥陰是肝經。根源是在腎,是腎的元氣不足了,衰退了,不能溫煦肝和心包。我們看這個舌像,胖大、有齒痕。脈象,尺脈(命門和腎),沉弱;左關(肝的脈)弦緊,在肝經是寒邪凝滯才有這個脈象。寸脈浮數,重取無力。數脈,是個熱象,但這里是假熱,浮取,就是輕輕搭上,跳的快;重按,又無力。有時,病人出現口腔潰瘍、眼睛紅、煩熱,都是假熱,怎么更明確的知道是個真寒呢?在切診中,還有切腹部。筆者讓旁邊的年輕醫生用手打在患者臍周,用手指背去體驗,幾秒鐘后,會有到陰寒的感覺。手指背比手指腹部更敏感,且手指背屬陽面,陰寒不易進入、影響醫者的身體。

這時,我們給患者取臍周肓俞(雙)、天樞(雙),再取左側足三里。然后用灸法,艾條四顆點燃,對著腳踝部施灸。艾之熱力透過肌膚,患者頓覺舒適,診室煙氣四起。期間,問患者感受,艾之熱力漸透過左腳根骨、趾骨,筆者清涕長流。有一個年輕的醫生中間要替換筆者,筆者婉拒,其實這樣治病,有目測、有神遇,是用艾的熱力,慢慢化散其體內寒邪陰霾,感覺經脈中暢通、清亮為止。流清涕,筆者感應患者體內陰邪所致。近兩小時,筆者告患者:“好了”。患者自覺,左下肢及周身溫透。筆者給家人自備烏梅丸湯兩劑,予患者,囑內服。其中,制淡附片、制川烏、細辛各30克。半月后,患者來電話告之,自覺好了百分之九九點九。問是否來京再診,筆者答:隨意。今已隔4個月,友人X醫生來電話,告之尚好。

筆者施灸過程也是用意的過程,象畫家、書法家,著筆墨于紙張,有精氣神的貫注,千百年后,即使印刷、拓片,望之亦能動人心魄。醫者,用神氣是化病邪,出神入化,化境至玄。醫者,用神氣化病,在此境地,至玄無形,玄,就是無形。劉備,字玄德,最高的德,于無形之中。書家、畫家,其化境以筆墨展現;醫者,其化境界以針、灸、按摩、湯藥展現,農家之化境以鋤頭、鐮刀于土地。大蔥白菜、瓜果梨桃不過百日;眾生之軀體不過百年;書畫之于宣紙不過千年。時空流轉,宇宙無窮,一切都將隨風而逝。

筆者所言化境,不過一點靈感,所思所想不過恒河一沙、滄海一粟爾。


本文摘自個人圖書館


=========聯系我們=========


歡迎給我們留言或者發郵件至:

zhongyisiwei@foxmail.com


中醫思維,品文化慧生活,獲取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zhongyisw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痛風病的內外治方法
痛風病的思考
中醫談痛風、類風濕
中醫說是痹癥,西醫說是尿酸高,痛風這病,沒有中醫還真不行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60歲老中醫是這樣治療痛風的!
痛風屬于痹癥!中醫送你2個食療方,祛風除濕降尿酸 | 奇妙的中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平乐县| 鞍山市| 清原| 黑龙江省| 雷波县| 阿坝| 获嘉县| 隆化县| 新闻| 沂源县| 甘德县| 新余市| 遂平县| 寻甸| 饶河县| 凯里市| 基隆市| 林口县| 富平县| 河北省| 临清市| 连平县| 浪卡子县| 微博| 塔河县| 芮城县| 南昌市| 兴业县| 壤塘县| 大荔县| 恩平市| 江油市| 石屏县| 伊宁市| 彩票| 巴青县| 化州市| 扬中市| 南召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