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介紹的這位主兒,在歷史上雖然名不見經傳,卻備受女權之人的推崇。
粉絲:有多厲害?
小編:她可是比武則天稱陛下還要早將近四百年的女人。
粉絲:這么勁爆!
庾文君,潁川郡鄢陵縣人。
東晉明帝司馬紹的皇后,左將軍庾琛的女兒,太尉庾亮、司空庾冰的妹妹,車騎將軍庾翼的姐姐。
庾文君出身勛貴世家,父母待之如珠如寶,幾位兄長對她更是愛護有加,從小庾文君就受到了最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連女紅針織技術也是個中好手,長大之后出落的更是清麗可人。不僅《晉書》贊美她'性仁慈,美姿儀’,就連《太平御覽》也曾說她'令儀淑美’,足以證明庾文君在當時確實極為優秀。
俗話說的好,一家有女千家求,各個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庾文君,自然是各個世家名門公子爭相追求的對象,就連庾家的大門都快要被說親的媒人給踏破了,身為庾家的掌上明珠,庾氏夫妻二人自然要為自己的寶貝女兒找一位文武雙全的好夫婿。
元帝司馬睿也聽說庾家有一位才貌俱佳的女兒,正好太子司馬紹還是獨身,不如娶過來做太子妃,元帝親自開口,庾氏夫妻二人自然是不好反駁,再加上太子司馬紹也是一表人才,更是帝國未來的繼承人,她們的女兒嫁過去自然就是太子妃,然后更是一國之母,她們庾家攀上這么一門好親事,日后定然能夠飛黃騰達。
要知道當時的東晉朝堂可并不是司馬家說了算的,在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王導主政令,王敦專征伐,司馬睿幾乎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在這種情況之下司馬家英國與王家聯姻才是最好的選擇,卻在這個時候偏偏選擇了庾文君。
足以證明庾文君本人自身優秀之外,還有她身后的庾家十分強大,可以成為司馬家的聯盟之一。
庾文君嫁給司馬紹之后,夫妻二人鶼鰈情深,一時之間羨煞旁人,沒過多久,庾文君就為太子司馬紹生下了兒子司馬衍,這下子母憑子貴,庾文君的地位更加的穩固。
公元322年,王敦以'清君側’為由發動了兵變,元帝司馬睿手中并無多少兵馬,根本就打不過人家,最后只能夠卑躬屈膝的求和,堂堂一國帝皇哪里受過此等窩囊氣,心中郁悶不已,不久之后就憂郁成疾,藥石罔效,早早的就駕鶴西去了。
太子司馬紹即位,是為明帝,庾文君冊封為皇后。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庾文君成為皇后之后,其父母都得到了冊封。
公元325年,三月初二日,晉明帝立與庾文君所生之子司馬衍為太子。
晉明帝為了安撫王敦,給了他諸多的特權,封王拜相更是不在話下,就連什么帶著兵器上殿那都是常事兒。
王敦囂張的時間久了就有點兒飄了,竟然還想要左右儲君之事,仗著自己手中有兵權,威脅晉明帝讓他廢掉太子,晉明帝也不是一個吃素的主兒,根本就不聽他的。
這一下子王敦怒了,你不服是吧,那我就打到你服,晉明帝也是個硬氣的主兒,我是真龍天子,我還能怕你不成?
晉明帝親自出征,士氣大振,二人交戰各有勝負,也許晉明帝真是真龍天子,王敦最后病死了,他的隊伍也就解散了。
司馬紹在位的時間很短,估計是解決王敦用完了所有的運氣,當了三年的皇帝就玩完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年僅五歲的小太子司馬衍登基為帝,是為成帝,尊母親庾文君為皇太后。
晉成帝還是一個黃口小兒,根本就不懂得如何治理朝廷大事,大臣們上奏請求太后庾文君仿照東漢和熹皇后鄧綏的舊例臨朝攝政,庾文君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后宮婦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朝政,先后推辭了四次,無奈朝臣們堅決,她又不想看著司馬紹留下的天下就此分崩離析,最后只能夠臨朝聽政。
《晉書列傳》之中曾經說過,庾文君也用過陛下之稱。'公卿奏事稱皇太后陛下’,以陛下稱女性者,可謂是前無古人,后面也就一個唐朝的武則天,要知道庾文君可是東晉的人啊!比武則天可謂是早了整整三百七十年呢。
庾文君開始臨朝攝政之后,才發現自己一個深宮婦人出來處理朝政,朝堂之上沒有支持的人,根本就是孤掌難鳴,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朝堂,不會落入奸邪之手,庾文君開始啟用娘家人。
庾文君的哥哥庾亮滿腹才華,心懷天下,所以就冊封他管理詔書命令,庾亮雖是太后之兄,卻非常的清高,不愿意與世俗之臣同流合污,一直勤勤懇懇的輔佐庾文君,辦事更是正直不阿,無形之中得罪了不少的權貴之徒,引來不少人的排擠與嫌隙。
庾文君生怕外戚專權,所以對于自己的娘家人管理的十分嚴苛,就連大臣們上奏要追封自己的父母親,庾文君也一口回絕了。
盡管庾文君一直兢兢業業治理朝政,可也架不住有野心的人。
公元327年十一月,歷陽太守蘇峻、祖約等人謀反。
公元328年,蘇峻攻占京都建康,太后庾文君庾文君擔心受辱,憂傷而死 ,時年三十二歲,謚號明穆皇后。
我是紅籃籃,一個默默努力的90后,喜歡歷史與寫作,最近我在整理中國各個朝代帝王后妃的事跡,參考了一部分歷史文獻,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野史秘聞,當然也摻雜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文章有不到之處,還請評論區指正。
如果你也喜歡歷史,覺得內容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順手點個贊喲~你小小的點贊永遠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