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làoǎi)這個人在歷史上也算是響當當的人物,他與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私通,還自稱秦始皇的“假父”,最后發起叛亂,被秦始皇車裂。
嫪毐的故事還得從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又稱子楚)說起,異人由于母親夏姬不受當時的秦國太子安國君(即秦孝文王)寵愛,被送到趙國做人質,兩國不停的交戰,異人當然也難有好果子吃,小命能保證已經算不錯了。沒想到,異人后來結識了商人呂不韋,善于投資的呂不韋認為異人是難得的潛力股。于是,就西入咸陽通過陽泉君(華陽夫人弟弟)巴結上無子的華陽夫人,并成功說服其認異人為子。然后,又花錢買通了趙國的官員,將異人安全的送回秦國。華陽夫人見到異人后,很是喜歡,將其名改為子楚,后又讓安國君立子楚為嗣。
到了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因病去世,安國君即位(即秦孝文王),華陽夫人則成為了王后。誰也沒想到,安國君(秦孝文王)即位僅三天就一命嗚呼,然后,子楚即位,即秦莊襄王。子楚即位后,立刻冊封華陽夫人為太后,加封呂不韋為相國,封文信侯,并派人從趙國接回趙趙姬、嬴政母子。三年后,三十五歲的秦莊襄王去世。十三歲的嬴政登上帝位,登上皇位的嬴政由于年齡小,朝廷大權實際上由呂不韋控制,而呂不韋權傾朝野也就罷了,竟然與太后趙姬在后宮肆無忌憚的快活。隨著嬴政的一天天長大,呂不韋怕事情敗露牽連到自己,便尋思著想和太后脫離干系,但又怕太后怨恨,于是,他就把自己府下的門人嫪毐,拔掉胡須雞眉毛,冒充太監推薦給太后。
嫪毐,這個名字,按字面意思來解釋就是品行不端正的人。大抵腦子正常的父母,是沒有人會給自己兒子起這么樣個名字,所以最合理的一種解釋就是史官有意而為之,至于是司馬遷,還是另有其人我們無從得知。據說,嫪毐原本是咸陽街頭一個小混混,不知從哪里得到一個壯陽藥的偏方,為了驗證偏方的真實性,嫪毐遂以身試藥,結果發現藥效持久、有力,是難得的好方子。從那以后,嫪毐做出了他這一生最為重要的決定,棄混從商,開始從事正經藥品生意。那一時期,秦國常年對外作戰,人口傷亡很大,因此國家對生育是持鼓勵態度的,這間接的促進了嫪毐這類藥品的銷售??墒?,有市場就有利,有利就有競爭,剛開始進入這行的嫪毐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向誰推銷,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推銷,完全是亂撞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幾天能出個一單也就不錯了。后來,有個江湖游醫給他支了個招,說他推銷的方式不對,靠嘴皮子說好沒有幾個人會相信,要讓事實說話,讓療效說話。聽完此話,嫪毐猶如醍醐灌頂,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大呼:“我怎么沒想到!”。從此之后,咸陽街頭就多了一個以自己那玩意套入桐木車輪奔跑耍弄展示藥品療效的藥品推銷員,當然嫪毐的那玩意肯定不是暴露在外,是用布包裹起來的。嫪毐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漸漸在咸陽出名,而他的壯陽藥也隨著他的出名而日漸熱銷。
日子好了起來,嫪毐身邊的朋友也多了起來,除了混吃混喝的狐朋狗友外,他居然認識了相國呂不韋家中的丫鬟,而且兩人沒用多久就發展成情人關系。之后,在這個丫鬟的極力推薦下,相國呂不韋竟然不假思索的將嫪毐召為自己的門客,開始了不干活,照樣領工資的新生活。作為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好客養士、廣納門人歷來盛行,我們熟知的戰國四公子(楚國春申君、趙國平原君,魏國信陵君、齊國孟嘗君)就是以養門客而出名,其中齊國孟嘗君旗下兩個不起眼的門人,一個用偷,一個憑學雞叫成功協助孟嘗君逃回齊國,這兩個人的行為本身雖然微不足道,但卻用對了地方,不僅救了人,立了功,還成就了雞鳴狗盜這一成語。事情是這樣的,公元前299年,孟嘗君田文被齊湣王派到秦國,秦昭王愛才,遂讓田文擔任秦國宰相。誰料秦昭王在官員的勸說下很快改變的注意,不僅罷免了田文的宰相職務,而且還要把他抓起來殺掉。田文得知這一消息后驚恐萬分,趕忙派人向秦昭王的寵妾求援。那個寵妾隨即開出了白色狐皮裘的條件,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田文入秦時帶來的白色狐皮裘,天下僅有一件,而這件已經獻給了秦昭王。田文聞訊,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茶飯無心、坐立不定,門下的賓客也想不出辦法。最后,有一位不起眼的門人站了出來說,說:“我有辦法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當夜這位門人化裝成狗,從秦宮狗洞里潛入,盜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裘。有了白色狐皮裘,那位寵妾也沒食言,很快勸說秦昭王將田文釋放。田文獲釋后,一刻也不敢停留,快馬加鞭東逃,走到半路,秦昭王果然后悔放了田文,立即派人追捕。夜半時分,田文一行人到了函谷關,可是秦朝當局規定雞叫時才能放行來往行人出關,田文深知秦昭王的追兵會很快到來,急的來回轉。沒想,此刻他的門人中又一神人現身,當即伸脖子學雞叫,這一叫惟妙惟肖,如同真雞般引的附近雞齊叫了起來,城門官聽聲不敢怠慢,隨即開門放行,田文由此終于逃出了秦國。
事情很快傳到壅城,嬴政聞之頓時大怒,當即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嫪毐者,賜錢五十萬?!敝刭p之下必有勇夫,嫪毐及其黨羽在此激勵下很快被一網打盡。秦皇嬴政隨即車裂嫪毐,滅其三族,黨羽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皆被斬首,追隨的賓客舍人輕者進行勞動改造(為宗廟打柴,又稱鬼薪);罪重者奪爵流放巴蜀三年。太后和嫪毐的兩個兒子,被裝進袋中亂棍打死。太后被逐至城外的貢陽宮,并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諫者,戮而殺之!”,結果有二十七人因為進諫而死。而呂不韋則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嬴政又命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最終飲鴆自盡。
關于嫪毐叛亂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嫪毐與太后私通之事東窗事發,嫪毐與太后深知大事不妙,便密謀除掉嬴政,嬴政聞訊隨即展開調查,確認了這一事實,而且還牽扯到了呂不韋。嬴政原本準備成年冠禮之后再處理此事,沒曾想嫪毐與太后卻先發制人,竊用秦王御璽和太后璽,調縣卒、官衛士卒官騎攻擊正在蘄年宮舉行成年冠禮的嬴政。嬴政聞報大怒,當即命相國昌平君、昌文君領咸陽士卒平息叛亂,并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嫪毐了者,賜錢五十萬。”之后的情節與前文所述基本相同,嫪毐兵敗被車裂,太后被逐至城外的貢陽宮,呂不韋則被免除相邦職務,后飲鴆自盡。
本為藝術論事團隊、通俗作家名者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