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性科學,將禪修的理論和方法
科學化、現代化、生活化
摘自陳宇廷《念完哈佛念阿彌陀佛》
禪修也不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飄飄然的舒服感覺中。
我有一段時間常進入一種極為安靜,舒服的境界,一坐可以坐很長時間不動,也不累,出定后全身特別舒暢。
我以為是修得不錯了,后來才知道這是“執著輕安”。還好對輕安的執著比對奇異境界的執著淺一點,沒造成什么問題。
輕安是一個過程,你會發現,在那個境界里,快樂不需要別人給,自己就可以有,而且這種快樂比吃最好的東西、玩最好的東西都快樂。
甚至禪定功夫更高的時候,坐在樹下喂蚊子都可以非??鞓?,當然,我沒修到那個地步。
禪宗特別要我們不要執著這種輕安的快樂,因為一執著,除了使人卡在這里,無法進步之外,有時也會造成其他問題。
舉例來說,當人很執著輕安的快樂時,一被打擾就會產生很大的憤怒,感覺被人從美好的境界里叫了出來,就好像男女談戀愛特別開心時候,旁邊有人走過來潑了一桶大便,他就會大怒,這個怒火會把他擾亂,情緒大幅震蕩,從很靜到很動,心智可能出現混亂。
所以,不論是執著于輕安的境界,還是執著其他各式各樣的境界,都會讓人離開真正正確的禪修道路。
當然,禪修也不是坐在那里胡思亂想。
過度使用左腦思考的人,剛開始禪修,一不注意就成了坐在那里幻想、做白日夢。
雖然身體是打坐的狀態,心里卻是想東想西。
這也不是禪修。
點擊??“閱讀原文”收看第一屆覺性科學論壇精彩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