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們的黃河,還沒到多雨的八月就已經渾濁不堪了,嘿,真不愧叫做“黃河”啊。
2023.7.17 星期一 晴 18℃~34℃
有人說忘性比記性好是不是老了。有人說動了個手術打了個麻藥以后腦子不好使了。有人說自打生了個娃以后腦子記不住東西了真是“一孕傻三年”啊。有人說用腦過度記性差了。有人說生活安逸好久不動腦子,一旦想開動腦子記個啥結果發現記不住東西了......咋個辦呀。
那咱們今天就專門分享增加記憶力的方子,一個不夠使,就上三個吧。
1、“孔圣枕中丹”:
藥王孫思邈創制過一個叫做《孔圣枕中丹》的方子,可增加大腦智力,增強記憶力。
方藥組成:
制龜板10g(搗、先煎) 生龍骨10g(搗、先煎) 炙遠志10g 石菖蒲10g。
2、“不忘散“ :
方藥組成 :
人參(去蘆)一兩二錢 (36g) 遠志(去心)一兩七錢(51g)
茯苓(去皮)一兩二錢(36g) 茯神(去木)一兩二錢(36g)
石菖蒲一兩二錢半(39g)
處方來源: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準繩·類方》卷五。
制法:研為細末。服法: 每服一錢,食后,用溫紹興酒調下(不能飲酒者改為溫開水)。
功效 : 開竅醒腦,益智,寧心安神。主治: 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處方功效:本方具有補心益智、安神強志、使人不忘、補氣益血的功效和作用。用于健忘、氣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耳鳴耳聾、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食少納呆等。氣血不足、失眠健忘的患者在臨床上有一定的應用。
制作方法:本方研末、飯后溫水沖服,如覺不便,亦可稍微改良一下。若覺人參價貴可改用黨參或太子參,取100克,研細末備用。或者可用生曬參30克或西洋參30克,研細末備用。另四味各取50克,加水煎,取2~3次藥汁,混合后再煎。藥汁沸后慢慢加入參粉,攪勻后熄火收汁。亦可加適量蜂蜜調服。
服法: 每服1匙,溫水沖服。每日1-2次,于臨睡前1小時服。
3、“補腦湯”:
方藥組成:
制黃精30克 玉竹30克 決明子9克 川芎3克
功效:養腦安神,調五臟、和氣血。經常服用可以耳清目明,增智健腦,增強記憶力,改善久對電腦、老挖手機導致的雙目無神、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等。
適應癥:腦力不足,病后虛弱,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煩躁易怒,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肢軟等癥之脈見軟弱,舌質淡紅者。
---------------------
“菖蒲”之關于石菖蒲、九節菖蒲
前兩方用到菖蒲,直接寫為“石菖蒲”,是為了跟“九節菖蒲”有所區別。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根莖。其根莖呈扁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勻的環節。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為β-細辛醚、α-細辛醚,具有解痙、抗驚厥作用。
石菖蒲又名水劍草、水蜈蚣、山菖蒲。其性味辛、苦,微溫。能祛濕化痰、芳香開竅、和胃安神。
現代藥理證實石菖蒲有鎮靜及抗驚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胃腸異常發酵、弛緩腸管平滑肌痙攣、擴張支氣管、增強腦區域性代謝功能的作用,對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九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干燥根莖。其根莖略呈短小紡錘形,表面棕黃色至暗棕色,具多數半環狀突起的環節。九節菖蒲含棕櫚酸、β-谷甾醇等,具有祛風、利濕、健胃等作用。
九節菖蒲又名小菖蒲、京菖蒲、節菖蒲,為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之根莖。其性味辛,微溫。開竅醒神,散濕濁,開胃;外用解毒殺蟲。內服能溫化痰濕、開竅醒神;外敷治癰疽疥癬。主治熱病神昏譫語、痰厥、癲癇發狂、多夢健忘;下痢,因濕濁阻于胃中而致嘔吐不食等等。
簡單說,石菖蒲辛苦溫,氣濃烈芳香味偏苦,善通竅;九節菖蒲氣辛但比較厚沉并無濃烈的芳香,味不苦,善通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