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疾病,發病率非常高,結果可以導致心、腦、腎等多臟器功能的損害。其發病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精神和環境因素、年齡因素、不良生活習慣、長期服用避孕藥、激素等藥物可以導致高血壓。
南京太乙堂中醫專家梁世界指出:在中醫里,高血壓病其實是根據癥狀,屬于“頭痛”“眩暈”的范疇,多為肝陽上亢、腎精不足等引起的,治療主要以滋陰育陽、補腎益精、平肝潛陽等方法為主。
高血壓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即肝陽上亢型、肝腎陰虛型、痰濕阻絡型、陰陽俱虛型,以下治方可供參考:
一.肝陽上亢型
治療以平肝潛陽,引火歸元為是。
吳圣農主任醫師用引火歸原法治療難治性高血壓,取得了較好療效。患者血壓持續在230——240/130——140之間,伴有心力衰竭,頭暈且脹,胸悶、夜尿多,耳鳴,面紅足冷(上熱下寒),目胞虛脹,舌淡胖而紫,苔白滑,脈弦滑。體證合參,乃腎陰不足,五臟之氣郁滯而濕蘊痰聚,濕郁氣滯,浮腫與陽升并見,一般潛降之法無濟于事。吳老果斷地采用引火歸原法,使血壓計穩定在160——170/90——100之間。方藥:肉桂4,5克(后入),制附片9克(先煎),當歸12克,赤芍12克,川芎9克,白蒺藜12克,丹參15克,郁金9克,茺尉子15克。
二.痰濕阻絡型
治則是祛濕化痰,醒腦開竅。
三.肝腎陰虛型
治用滋補肝腎之法。
四.陰陽兩虛型
陰陽俱虛之高血壓,應該滋陰補陽。
梁世界認為五臟六腑血脈通達全身,利用五臟六腑的相生相克關系,治療疾病的切入點相對比較多。比如在肝陽上亢類型的高血壓治療上,基本采用平肝潛陽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處方,比如有陽明實熱要兼顧去熱;頭痛甚需加強瀉肝;氣虛需補氣等等。可以說,一人一方靈活又精準。由此也可以看出,中醫治療高血壓,沒有千人一方,更沒有所謂的“秘方”。
在生活當中有不少人都是屬于口味重的類型,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導致此類人患上了高血壓的癥狀。梁世界表示,食用過多的鹽會導致血管腔變細,加重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高危因素人群應定期自測血壓,至少一周測量一次。而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降壓也不能操之過急,除做好家庭自測血壓外,還需定時服藥,不隨意減量服藥,注意勞逸結合、睡眠充足,保持良好情緒,防止體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