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土壕,只要一代人會賺錢就夠了,培養富豪貴族,還需要從孩提時代建立健康的財商體系。孩子財商怎么鍛煉?一個存錢罐就可做到。據說,李嘉誠、巴菲特、比爾蓋茨教育孩子,沿用的也是這一套方法哦。
如何用儲蓄罐培養孩子財商?
儲蓄罐,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它的功能是單一的,就是用來給孩子存零錢。其實存錢只是我們跟金錢打交道的其中一個環節而已,存的錢要從哪里來,存著的錢要怎么花,這都是要思考的。所以,儲蓄罐是培養孩子整套財商思維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我們不僅是要孩子把錢存好,還必須要給孩子確立存錢目標,教他什么時候存,什么時候才能拿,拿出來應該用在什么地方,這樣,才叫做真正用好了這個儲蓄罐。
一、樹立存錢的目標
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稀奇古怪想要的東西,可比如某個卡通人物相關的周邊物品,像卡通公仔,海報、模型;或者你孩子是個吃貨,經常會有特別想吃特別愛吃的東西。其實,無論你的孩子想要什么,甚至想要的東西比較貴,都不是什么壞事。因為孩子有這個好奇心,有這個欲望,他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我們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做財商意識的構建了。
不過,小孩子的欲望都是五花八門的,三分鐘熱度,今天想要這個,明天想要那個,我們不可能每樣都滿足。所以我們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要有長期明確的目標。當孩子提出想要的東西時,我們不妨選一樣合情合理的,然后幫他樹立明確的目標,加強這個欲望,免得孩子過幾天就忘了又想買其他的。
二、錢從哪里來?
明確了存錢的目標以后,我們該想想孩子儲蓄罐里的錢,應該是從哪里來。我們可以固定地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年齡兩三歲的,自己還花不了什么錢的,可以每個星期給兩三塊;如果大一點,四五六歲了,可以自己跑到超市買點零食吃的,那就可以每個星期給5塊錢左右。我們要告訴孩子,這些是爸媽給你的零花錢,你可以用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如果你有更大的目標,比如說想買巴斯光年的模型,想送奶奶禮物,那我建議你,把零花錢存起來。這個存錢的過程,其實是在訓練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如果說有錢也不花,愿意存著,為了更大更遠的目標而努力,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大人也不一定能辦得到吧,現在有多少出了社會的年輕人都是月光族,卡奴族,一年下來都沒多少結余的。所以,如果不想我們的孩子將來長大也月光,我們不妨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培養他有這種對于金錢的克制力和忍耐力。
1.像發工資一樣,給孩子零花錢
在給孩子零花錢方式上,可以像我們大人世界發工資“底薪”加“績效獎勵”的形式。底薪是給員工的一個安全感,而績效是對多勞多得和能力水平的驗證獎勵,所以我們同樣也可以把這套發工資的方法運用到給孩子發零用錢的問題上。比如固定每個星期給五六塊,相當于是底薪,而孩子的績效獎勵可以通過完成每周任務來獲得。家長可以根據每個任務的輕重難易程度,來給孩子定不一樣的獎勵。另外,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像掃地,倒垃圾,幫忙做飯等等,也同樣可以作為獎勵。不過,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家務獎勵的時候,我們不能按件來計算,不能說孩子掃一次地,就獎勵2塊錢,這樣子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斤斤計較的性格。我們獎勵的目的,其實是想讓孩子從做家務拿獎勵的游戲里面,逐漸培養好的行為習慣。
2.將表現具體到每一天,分級獎勵
在孩子做任務的時候,還應該把孩子每一天的表現具體化,因為我們給孩子安排任務,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做了”,還希望孩子能“做好”。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一天的表現,做得好的我們表揚堅持,做得不好的及時引導孩子改正。可以用小紅花作為表揚,即使沒有實際的獎勵,但只要得到小紅花的表揚,孩子都會很開心,并且會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當我們把每一天孩子做任務的表現都具體化了以后,有時我們都不用怎樣刻意地提醒,孩子看到自己的分數落后了,那他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就自然會想努力做好把分數追回來。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靠孩子自覺,當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及時提醒,明確告訴孩子為什么被扣分了,應該怎樣去改正。
通過這種方式,慢慢地,孩子會明白,零花錢的來源也可以有兩種,一是通過時間的積累,把爸媽給的日常零用錢存起來,但這個是比較慢的,如果想要獲得更多,想零花錢累積得更快,那就需要付出更多勞動了。
3.樹立物權意識
在給孩子零用錢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物權意識,要讓孩子知道儲蓄罐里的錢,爸爸媽媽不會動你的,因為那是你專屬的,可以用來買你喜歡的東西。但是除此以外的,爸爸媽媽口袋里的錢,錢包里的錢,都是爸爸媽媽的,你不能見到了就拿走,放到自己的儲蓄罐里。儲蓄罐只能放你自己的錢,也就是爸媽每個星期固定給你的,加上你做任務獲得的。
三、做好用錢規劃
孩子知道了儲蓄罐的錢從哪來后,就要解決存著的錢要怎么用了。有收入就會有支出,想要培養孩子做好用錢規劃,記賬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們常說養小孩要花幾百萬,那這幾百萬是怎么來的,具體是多少,具體花在哪些地方最多,這其實我們都沒有很清晰的概念。可是做記賬就不一樣了,我們會發現,到底錢都切切實實地花在了哪些地方,是孩子的吃喝拉撒更多,還是在培育孩子的方面投資更多。大家別小看這樣的一個記賬,它其實把很多財務的知識,和日常里孩子需要了解的財商概念都融合進去了。首先來看收入部分,這個爸媽要做好,我們要養成習慣每星期固定給孩子零花錢,同時也要設計多一點的環節,多給孩子樹立存錢目標,激發孩子多勞動多賺錢的斗志。
在孩子做消費支出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先估計一下要買的東西值多少錢,會不會很貴,會不會超過結余。這實際上就是做一個預算,做預算是孩子認識商品價值的一個體現,如果孩子想要買的東西他不清楚價格,他就沒法做好這個預算了。而結余部分,十分重要,我們衡量一個人有沒有錢,不會看他賺多少,或者花多少,最準確的標準就是去看他的結余,如果賺得很多,但沒能剩下多少存款,那也不算是個有錢人,對吧。
四、父母注意事項
有關于儲蓄罐的使用,還有以下幾點是各位家長需要留意一下的。
第一,不能動孩子的儲蓄罐。儲蓄罐里的錢應該只用在孩子身上,不能隨意拿來用。第二,不要用扣錢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很多家長可能一遇到孩子不聽話,就會說,你再不聽話,再不好好學習,這個星期的零花錢就沒有啦。不要用金錢來驅使孩子做出好的行為,鍛煉身體,好好學習,關愛家人這些,都是孩子應該做好的本分事,所以,既然我們把孩子的良好行為定義為應該的,我們不用錢去衡量。第三,按需配置零花錢,拒絕攀比。很多孩子可能年紀一天比一天大了,又或者同班的哪個同學,零花錢比自己多,爸媽買的玩具比自己好,很羨慕,會有一個攀比的心理。固定零花錢給多少,是根據孩子的日常支出來安排的,只有常用的一些支出增加了,零花錢才能增加,偶爾個別增加的支出項目也不能計算在內。如果孩子說不出明確的加零花錢的理由,那我們就拒絕。如果孩子確實年齡大了,需要用的文具多了,那固定零花從每周5元,調整到每周8元也合情合理的。第四,為孩子開兩個儲蓄罐。除了固定零花和任務獎勵,孩子還會有其他的收入,像過節,長輩封個好包總少不了吧。那這些錢就不要讓孩子放在原來的那個消費用的儲蓄罐里,最好是新買一個來放。因為紅包比較大額,一封紅包可能就上百了,要是幾十個紅包的錢都可以放消費罐里,那孩子就完全沒有再做家務,再存錢的動力了。那這些大額的錢,我們可以怎么處理呢?新開一個存錢罐來放著,然后積累到下年春節過后,就可以存進銀行。這些額外的收入,我們可以每一年帶著孩子到銀行存起來,作為教育基金,讀書時候的學費、書本費就可以從教育基金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