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記載,肝者,將軍之官,主疏泄,主藏血。
肝臟健康的人,身體各個循環都會正常運轉;如果肝臟發生病變,身體便會出現一些異常。
1、臉消瘦、面黝黑
研究表明,有30%以上患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人,其面部、眼眶周圍皮膚較病前要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臉頰有小血管擴張,口唇干燥,這就是俗稱的,肝病面容。
這是因為,肝臟細胞受到損壞,鐵質就會從肝臟流到血管當中,造成臉色發黑,同時肝功能減退,導致黑色素增多所致。
2、嘴唇發黑
肝臟一旦出現問題,勢必會影響其排毒和解毒的能力。
當肝臟不能及時分解身體的毒素,就會讓肝毒淤積,結果便是黑色素沉積,嘴唇發黑。
3、粉刺、黑頭
從一個人,粉刺黑頭的多少情況,也可以看出肝臟好不好。
因為肝臟功能減弱、受損的話,就不能正常把黃體荷爾蒙破壞掉。而黃體荷爾蒙數量越多的話,皮脂分泌量就會不斷上升,造成粉刺、黑頭增多。
1、中指有縫
伸出中指,觀察一下中指的指尖。
如果中指的指尖變細,并且指縫間有縫隙,是肝氣不足所致。
情況嚴重者,還會出現脂肪肝,并且伴有浮腫的現象。
2、手掌紅痣
肝臟一旦發生病變,人身體內雌激素的滅火能力便會下降。
如此,會造成雌激素在體內大量堆積,引起體內小動脈擴張。
此時,手掌上的皮膚,就會出現紅色的痣,小的如針頭, 中心稍微隆起,俗稱“蜘蛛痣”。
這種紅痣,不僅會出現在手掌上,還會再頸部,前胸等部位擴散。
3、指甲紋路
中醫講,肝主藏血。
肝好,得血樣,手的指甲就飽滿光滑。
然后,如果指甲有深淺寬窄不一的褐色紋路,那么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這是因為,指甲的褐色紋路,是肝失疏泄的表現。肝失疏泄,氣滯血瘀,血不能養爪。
【少做三事】
1、少吃隔夜食物
隔夜,是指放置時間超過10小時以上的食物。這種食物,會導致食物中有毒成分增加。
一是因為食物中的化學物質產生了致癌物,如亞硝酸鹽,即使加熱也不能去除;二是因為在放置時,受到了外來細菌的二次污染。
長期吃隔夜食物,給肝臟帶來嚴重的損害!
2、少動怒
經常發脾氣,動怒,會讓肝氣橫逆,導致肝火旺盛;而肝火旺盛,人便更容易發脾氣。
如此惡性循環,肝臟怎能健康?
其實,肝喜條達。也就是說,肝氣宜保持柔和舒暢,升發條達的特性;這樣才能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少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的人,會使身體的生物鐘紊亂,導致腫瘤抑制基因受損,進而刺激腫瘤生長。
另外有研究人員發現,經常熬夜,缺乏睡眠,有可能會導致肝病的產生,進而發展成為肝癌。
這篇論文發表在美國出版的《癌細胞》(世界頂級生物學刊物《細胞》旗下子刊)上面。
【多喝三水】
1、檸檬茶
檸檬,天然的草本植物,含有檸檬酸,有很好的養肝健脾、防毒解毒的功效。
另外,喝水的時候,加點檸檬,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的功效;
同時,還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加快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能力。
2、古古丁根茶
古古丁,入肝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預防肝損傷,尤其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尤其是古古丁的根,是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可很好的去肝毒。
用其泡水喝,還可增強肝臟再生能力,促進肝臟的自我恢復。
2、咖啡草根茶
咖啡草,也叫歐洲菊苣根,原產于歐洲,有保肝護肝的功效,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
其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于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膽堿存在,因而可加速細胞修復速度,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另外,當中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對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均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記住三個穴位】
1、肝俞穴
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有一個穴位:肝俞穴。
肝,肝臟也。俞,輸也。
肝俞,顧名思義,指肝臟的水濕風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經常按肉此穴,有疏肝利膽,理氣明目等功效。
2、陰包穴
位置:在大腿內側,有一處穴位,叫陰包穴。
它是肝經上重要腧穴之一,收引水濕,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云集之狀。
日常敲此處,可調理肝臟,月經不調,小便不暢等。
3、中都穴
位置: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
該穴主治血證,按摩此穴具有清肝瀉熱,涼血之功。
另外,還可治療急性肝炎、膝關節炎、子宮出血、疝氣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