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黃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本文通過舌苔黃膩的舌象特征、臨床意義和治療原則等介紹,讓大家對舌苔黃色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一、舌象特征
舌面附著黃色的苔垢為黃苔。黃苔有淡黃苔、深黃苔和焦黃苔之別。
1、淡黃苦又稱“微黃苔',是在薄白苔上出現均勻的淺黃色,多由薄白苔轉化而來;
淡(微)黃苔
2、深黃苔又稱“正黃苔',苔色黃而略深厚;
深(正)黃苔
3、焦黃苔又稱“老黃苔',是正黃苔中夾有灰褐(黑)色苔。
焦(老)黃苔
黃苔多分布于舌中,亦可滿布于全舌。黃苔多與紅、絳舌同見。黃苔有厚薄、潤燥、腐膩等苔質變化。
二、臨床意義
黃苔主熱證、里證。
舌苔由白轉黃提示邪已化熱入里。苔色愈黃,邪熱愈甚。淡黃苔表明熱,深黃苔為熱重,焦黃苔為熱極。
三、相關舌象
主要有以下幾種:
1、薄黃苔表明邪熱末甚,多見于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入,邪熱未甚。
薄黃苔
2、舌苔由白轉黃或呈黃白相兼苔是表邪化熱入里,處于表里相兼階段。故《傷寒指掌》有“白苔主表,黃苔主里,太陽主表,陽明主,故黃苔專主陽明里證。辨證之法,但看舌苔帶一分白,病亦帶一分表,必純黃無白,邪方離表入里”的說法。
黃白相兼苔
3、苔黃而質膩者為黃膩苔主濕熱蘊結,痰飲化熱或食積熱腐等證。
苔黃而膩
4、黃而黏膩苔為濕熱蘊結之象,是痰涎、濕濁與邪熱交結所致。
苔黃而膩
5、苔黃而垢濁膠結者為黃濁苔多屬濕熱移濁內盛。
黃濁苔
6、苔黃黑、質黏膩者為霉醬苔多因素有濕濁宿食,積久化熱,熏蒸穢濁上泛而致,或為濕熱夾痰的病證。
霉醬苔
7、苔薄黃而干燥見于病初,是邪熱傳里傷津,見于疾病后期多為熱退津傷。
薄黃而干苔
8、苔干而硬,顆粒粗松,捫之糙手者為黃糙苔;
黃燥苔
9、苔黃而干澀,中有裂紋如花瓣形為黃瓣苔;
黃瓣苔
10、苔焦黃,黃黑相兼,如燒焦的鍋巴為焦黃苔。
焦黃苔
以上三種舌象,均主邪熱傷津,燥結腑實之證。
11、苔淡黃而潤滑多津者為黃滑苔,多為陽虛寒濕之體,痰飲聚久化熱;或是氣血虧虛者,復感濕熱之邪。
黃滑苔
四、治療原則
以清里熱為主。夾痰夾濕者佐以化痰、祛濕之品。焦黃苔屬燥結腑實之證則宜攻里通下,所謂急下存陰。里熱之證多有傷陰之象,應刻刻顧護津液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