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是孩子生病的根源
孩子是否積食了,家長可以根據這幾個方面來判斷。注意,這幾種表現不一定全部出現在孩子身上,但是只要出現其中之一,就要考慮孩子有積食的可能。
(1)嘴里有味兒
一個判斷孩子是否積食的重要依據,就是聞孩子嘴里是否有味兒。
中醫說脾氣往上升,胃氣往下降--胃氣以往下邊走為順。我們吃的食物進入身體以后都是要往下走的,因此胃氣也會跟著往下走。積食會使孩子的脾胃之氣堵塞,不能順暢地下行,于是,脾胃之氣就會上逆,帶著脾胃消化食物的味道往上返,導致孩子的嘴里有酸腐的氣味。
(2)大便比較臭
如果孩子最近大便的味道比較臭,有腐敗的味道,也可能是由積食導致的
(3)吃東西肚子脹
如果孩子吃了東西覺得肚子脹痛,而且經常如此,就有可能是積食了。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孩子現在天天喝粥,怎么還是不消化啊?”其實,這可能是以前積食傷到了脾胃,雖然現在食物已經運化出去了,但是脾胃受的傷并沒有恢復。這種狀態,中醫也叫它積食,這些都需要通過時間來慢慢地調理恢復。
(4)孩子積食后,舌苔可能由白變厚、變黃、變黑
孩子積食以后身體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舌苔變厚,尤其是舌頭中間部位的舌苔變厚。
我們先來看看舌頭的各個部位對應身體的哪些器官:舌左側對應肝,右側對應膽,舌尖到舌中部之間的位置對應心、小腸、肺,舌中間的部分對應脾胃,舌中間到根部的位置對應的是腎、膀胱。
既然舌頭中部對應的是脾胃,那么這個部位舌苔厚說明什么呢?說明孩子積食了。
我一直強調,家長一定要學會看孩子積食的舌象,現在的孩子,很少有脾胃正常的,多數都是積食。
可現在家長的心態是什么?是怕孩子吃不飽,尤其是老人,老人小時候都挨過餓。有“饑餓基因”,所以他們現在認為的對孩子好,就是把所有好吃的都給孩子。但孩子的脾胃那么嬌嫩、很容易被堵住,繼而出現積食。體現在舌象上就是舌苔變厚,還有可能會讓舌苔變黃。
a.孩子有薄白苔,意味著正常或者受寒了
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苔--受寒了舌苔也是白的,而且受寒的'白”和正常的“白”沒有明顯區別。所以孩子出現白色舌苔,也有可能是受寒了。體內寒濕重了,舌苔就會變得像雪一樣白,而且又厚又膩
b.當舌苔由白色變成黃色的時候,意味著體內開始化熱了
當舌苔由白色變成黃色的時候,意味著體內開始化熱了,最后舌苔顏色會越來越深。變得焦黑。過去農村里發高燒的人,體內很熱,最后舌苔會呈現一片焦黑。現在因為普遍使用抗生素了、人不會熱到那個程度,所以很少見到焦黑的舌苔了。
孩子體內怎么會化熱呢?因為脾胃堵了,脾運化不足。氣血憋在那兒,所以會越來越熱。
這樣的孩子,有時臉上會起紅斑(尤其臉蛋右側),容易大便干燥還可能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為什么?體內熱。
c.舌質越白說明體內越寒,舌質越紅說明體內越熱
另外,舌質(舌邊的肉,與舌苔不是一回事)越白說明體內越寒,舌質越紅說明體內越熱,所以舌質由淡白到淡紅到紫,就是逐漸熱的過程。
這個知識,大家一定要掌握,這是舌診的基礎知識。
您如果看到小朋友的舌苔有點兒變黃了,只要他沒喝橘子汁,沒有吃什么染色的東西,那您就可以判斷他體內可能有熱了;舌質越來越紅,也說明他體內有熱了。這就是通過孩子的舌頭來直觀判斷孩子身體寒熱的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