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水地理中常常提到的另一個概念是“龍脈”。什么是“龍脈”呢?龍脈不單是蜿蜓起伏的山勢,而且是忽隱忽現、可以追蹤的脈胳。這種脈胳往往是指一種連續出露的青色或黑色的石頭。一般山坡上多半蓋著表土,石層難于出露,而石層出露往往有連續的趨勢,“龍脈”也涵有抽象的隱伏于地下連續存在的“生氣”帶。這常常是風水先生所說、的龍脈。“龍脈”是“生氣”滯流或保存的場所。風水好的地方,即流動著有生氣的龍脈。龍脈也指陰陽調合,自然統一體中的良性生態循環的地方。自然統一體的多因素的陰陽調合,可以形成有機的互相聯系與互相矛盾的體系,因而它具有脆弱性。其中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打破原先的陰、陽調合狀態。龍脈突然中斷,在風水原則中認為不是好兆頭,它也就是“走了風水”,這樣的地方不吉利。表面看來,這是迷信的說法,其實它在迷信的外衣里,包涵著科學的內容。例如,在地質學上,“龍脈”是走向一致的地層。龍脈斯裂的地方往往是斷裂線、斷層線所在的地方,或者是兩種地質區域的接觸帶。一這樣的地方往往多漏水層,多火山、多地震,是地表不穩定的區域,是隱患潛伏的地區。另外,“龍脈”也指某一一傾斜或褶曲連續出現的現象,這一連續的龍脈突然斷裂開來,不連續了。這是由于地層斷裂或者外力強烈侵蝕的結果,這樣的地方,確多災難。蘊藏著生氣的龍脈,是自然界各種因素協調、和諧的關系。人為地改變地理環境,如砍伐森林、削平山頭、改變水系的結構、使河流改道等,都有可能打破原先自然界、社會環境的綜合平衡狀況,其中有二些改變,有可能使原先的良性循環變成惡性循環。這樣的地方就叫做“走了風水”、“龍脈斷絕”。“風水寶地”就是在各種自然與人文因素中,“陰”、“陽’關系的矛盾統一、均衡協調。風水地理把客觀的自然與文化的景觀看成是一個具有活力與力量的系統,把人和自然的關系看成是一種結合休。人對自然的活動,人對客觀環境的改變,如理正視其會產生吉利與不吉利的兩種可能。因此,提出了處理人為地創造出來的新地物與周圍環境關系的對策。人創造出來的新地物,對客觀環境有可能做了好事,也有可能出乎原先所料,是做了壞事。人對自然環境的選擇,可能給人們帶來幸運與吉祥夕也有可能帶來惡運與禍快。如果人地關系處理不當,破壞了好、風水,表面看來是在建設,實際是一種嚴重的破壞。例如,無錫的蠶園是我國聞名中外的古典園林,回欄曲廊,小橋流水,山石玲瓏,有亭翼然。它與堤外湖光山色,渾然一體。現在突然在這當中,新建一座高高聳起的火柴盒形的大樓旅館配合古典的飛檐和門頭,使得古典園林藝術珍品在景觀外形上,弄得不倫不類。這就是破壞風水,建設性的破壞之一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