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的遠古時代,那個時候還是氏族公社制度的時期,也稱為新石器時代,這個遙遠又古老的時代最早的針具和針灸療法誕生了!
距離現在大約兩千多年,針灸起源于東部沿海一帶,最初稱為“砭石”。《黃帝內經·素問》載:“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砭石最初的產生是為了刺破膿腫,作為刺絡瀉血之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里出土過三棱形和圓錐形的砭石。在春秋戰國時期,醫生們大多擅長針灸。先秦名醫扁鵲(秦越人)就擅長針灸,傳說他搶救即將下葬的虢太子就是讓其弟子子陽取外三陽五會,太子得以復蘇。
提問:外三陽五會是指那個穴位?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青銅文化的進步,針刺工具由砭石→骨針→竹針發展成金屬針,針灸的適用范圍也逐漸擴大。
提問:九針是指那九針?
針灸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下的針灸操作才能稱之為針灸!凡是像插秧一樣的針刺都算不得針灸!運用針灸防治疾病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簡單,便捷,廉價,效果好,易于推廣,安全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