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出自朱丹溪的名方,叫“越鞠丸”。越是發(fā)越的意思,鞠是彎曲,比喻成郁。越鞠就是發(fā)越郁結的氣機。
現(xiàn)在的人很容易“郁”,以前的人只要填報肚子就心滿意足,現(xiàn)在的人除了解決溫飽問題,還要精神富裕,想法多了,自然憂思傷脾,影響氣機,繼而郁結。
不過說起“郁”這個問題,自古就有,尤其是天生感情豐富,神經(jīng)敏銳的女性,不然也不會有林黛玉妹妹的經(jīng)典形象。
丹溪翁認為人生諸病,多生于郁。人身之中,氣、血、痰、火、濕、食都可以結聚為病,故均可致郁。因而有“六郁”之稱。就好像古代的中央行政機構設有六部,分管不同職能,任何一個部門出現(xiàn)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中央政權的瓦解。
《黃帝內經(jīng)》就說過“百病生于氣”,所以六郁之中,以氣郁為先。氣機沖和條達,升降出入有序,周流運行不息,臟腑功能就會協(xié)調,肢體百骸就會舒服。如果喜怒無常,憂思過度,寒溫不適,飲食不節(jié),就可以引起氣機失常而致病。
氣郁不能行血就會導致血郁;不能行津就會導致濕郁、痰郁;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就會導致食郁;氣有余則為火,故成火郁。
那么會有一些什么癥狀呢?比如老感覺胸口不舒服,有悶脹感,肚子有脹痛感,偶有反酸惡心嘔吐,老是要清嗓子清喉嚨等。
越鞠丸由香附、蒼術、川芎、神曲、梔子等份組成。研末后水泛為綠豆大丸子。每次服用6g,日2次。
香附是理氣藥,《本草求真》中描述它專屬開郁散氣。所以香附是先把元兇氣郁給解決掉。《成方便讀》中說到“治郁者必先理氣,以氣行則郁行,氣郁則郁結耳?!毕愀焦膭託鈾C運行的同時,能做到以點帶面,以一己之力,統(tǒng)六方之郁。后面的問題,安排不同的主管部門分管整頓。
血郁,可以理解成是氣滯血瘀,有些人磕碰一下就起瘀斑,而且總是不散就是氣不行血的典型表現(xiàn)。這個交給川芎,川芎是血中氣藥,既可輔助香附行氣,還可以活血化瘀,因其芳香辛散,無孔不入,上行頭目,下行血海,瘀血躲無可躲。
濕郁,就是氣滯津停,水液不走,氣化收阻,就會形成痰濕。蒼術氣味芳香雄烈,是脾最喜歡的中藥,因為脾喜燥惡濕,而蒼術的燥濕能力很強,能把脾胃的痰濕打掃得干干凈凈。脾胃不受濕困,消化吸收自然改善,胃口就好起來了。
人一生氣就沒胃口,吃了飯還頂在胸口,這種叫“壓氣飯”,類似于食郁因為氣滯導致消化功能低下,這個時候加入神曲,神曲是經(jīng)過發(fā)酵所得,消化積食的能力,絕對是杠杠的。
最后就是火郁的問題,氣有余化火,這么多清熱藥不用,偏要用梔子,是何道理?因為梔子能清三焦火,面面俱到,全能選手。
以五藥醫(yī)六郁,五為土之數(shù),“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不所復傳”,又或者是“中焦如軸,四維如輪”,中軸一轉,四維自動。
由于組方平和,凡屬“六郁”體質的人群,平時也可服用調理。現(xiàn)在也有將其制作成中成藥使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