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卓君(1945—),女,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70年畢業于上海中醫學院,從醫50年。能博采眾長,學以致用,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努力繼承和發掘中醫婦科在防治疾病和辨證論治方面的優勢和特點,長期致力于生殖內分泌的研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逐漸形成個人診療特點,完成各級科研課題15項,發表論文論著50余篇,主編或參編專著10部。 補腎活血促排調周法,是在前人以中醫學“陰陽轉化”“子午流注”“運氣學說”等理論為指導而發明的月經周期療法的基礎上,經多年臨床實踐摸索而得的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一種療法。強調以腎虛血瘀作為該病的基本病機,根據月經周期不同階段的陰陽氣血變化特點,以自擬促排方加減進行辨證施治,調周期,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從而恢復正常的行經和排卵。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西醫學病名,是一種青春期及育齡期女性臨床常見的生殖內分泌紊亂性疾病,臨床表現高度異質,以閉經、不孕、高雄性激素血癥為主要表現,伴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遠期并發癥。近幾年PCOS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其發病原因尚不確切,故臨床治療較為棘手,屬婦科疑難病癥。西醫治療一般分三步走:首先提倡調整生活方式,適當減肥,一部分患者隨著體重的減輕,病情也能好轉;其次是使用藥物如炔雌醇環丙孕酮片、枸櫞酸氯米芬膠囊、二甲雙胍等,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具一定不良反應;若藥物無效或急于妊娠者,可借助手術如腹腔鏡下卵巢打孔術、卵巢楔形切除術、輔助生殖技術等。 中醫學古籍中并無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專門記載,然而根據本病的癥狀,其證治可散見于中醫“不孕”“月經后期”“經量過少”“閉經”“癥瘕”等范疇,中醫在治療方面具有一定特色與優勢。中醫學認為腎主生殖,《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PCOS患者在青春期或育齡期就有閉經,或月經稀發,或不孕等癥狀,應與腎氣的衰弱密切相關。由于腎精虧虛,導致腎的陰陽功能失調,消長變化紊亂,而難以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節律。腎虛既可直接致瘀生痰,又可促使其他臟腑功能低下而間接產生痰瘀。瘀乃血液凝滯,痰乃津液之變,痰與瘀常互結為患,加重病情。現代中醫學界多認為PCOS病機以腎虛為本,臨床辨證論治多不離肝、脾、腎三臟以及痰瘀為患。 經多年臨床觀察孫氏認為,腎虛血瘀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最重要的病因病機。在腎虛血瘀的基礎上,可兼夾肝郁、脾虛、痰濕等,從而導致腎的陰陽消長平衡失調,使機體缺乏理想的“氤氳狀態”,引起排卵障礙、月經失調、不孕等一系列連鎖病證。治療運用益腎活血調周法,根據月經周期的變化規律,以補腎活血為主,兼以疏肝、健脾、化痰等。主要以自創補腎活血促排方為基本方,根據不同月經周期的不同特點加減進行治療,在月經期注重配合使用活血藥物和利水藥物,使經水排出干凈;經后初期以養腎陰為主,促進陰血的恢復;排卵期前后腎虛為主者,加強補腎力度,痰濁為主者加重化痰祛濕力度,以促進排卵;經前期主要以補腎活血為主,以促進月經來潮。一般調理數月后,很多患者能夠恢復月經周期以及有效排卵,且若與現代輔助生殖技術相結合,往往能夠提高受孕成功率。 二、適應病證 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月經不調等屬腎虛血瘀者。 三、方藥組成 補腎活血促排方由肉蓯蓉、三棱、紅花、菟絲子、山茱萸、當歸、熟地幾味藥組成。 排卵期,一般單用補腎活血促排方,以達補腎助陽、活血促排之效。 排卵后,在促排方基礎上減三棱、紅花,選加紫河車、覆盆子、巴戟天、淫羊藿等補腎溫陽之品。 行經期,在促排方的基礎上,可加選用益母草、香附、烏藥、枳殼等理氣活血通經之品。 經后期,在促排方的基礎上減肉蓯蓉、三棱、紅花,選加白芍、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黃精、懷山藥等滋陰養血之品。 服藥方法:根據月經周期服用不同的加減處方。每日1劑,加水500mL,浸泡30min以上,煎煮得約200mL藥液,重復再煎1次,將2次藥液混合,分2次早晚分服,依次連服3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四、理論闡釋 五、注意事項 正常女子月經規律,以上月行經日期推算本月周期。然而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多為月經稀發或閉經,缺乏規律性月經,難以推測周期。可結合婦科B超檢測子宮內膜的厚薄及卵泡的發育情況、測量基礎體溫等西醫學相關檢測手段,結合脈象來綜合判斷患者處于周期中的哪個階段,并結合實際情況,適時給予中西藥結合治療,針對育齡期求孕的婦女,強調懷孕即行保胎治療。 臨床診治多囊卵巢綜合征,應考慮患者的個體情況和求治的側重點,因人而異。青春期少女無生育要求,治療目的主要是調整周期,緩解多毛、痤瘡、肥胖等癥狀,治療上無須考慮排卵后活血藥的使用;育齡期婦女多以乞麟為主要目的,治療上可結合西醫診治手段,了解卵泡發育情況,促進優勢卵泡的長成與排出,改善機體內環境,并指導夫妻日常生活,增加受孕機會,排卵后應注意考慮控制活血藥的使用。 補腎活血調周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過程中,應該注重辨證,痰濕重者可加石菖蒲、半夏、膽南星、蒼術等化痰開竅;氣虛者可加黨參、黃芪、白術、山藥等健脾益氣;血虛者可酌加白芍、阿膠、何首烏等補肝養血;肝郁者可加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氣滯者可加青皮、陳皮、延胡索等理氣止痛。 六、典型病案 患者:袁某,女,34歲。 初診時間:2010年11月22日。 主訴:月經延后3年余。 病史摘要:3余年來月經延后,2~3個月一行。刻下患者停經2個月余,末次月經2010年9月20日,BBT單相。面發痤瘡較重,體型偏胖。平素易腰酸,口干,納眠可,大便偶稍干,小便正常。已婚4年,未避孕,0000。舌淡黯,舌體胖大,有齒痕,苔白膩,脈沉滑。性激素檢查:睪酮80nmol/L(正常值:14~76nmol/L),余正常。B超示:內膜7mm,雙側卵巢增大,均見10余個直徑<10mm的卵泡。 西醫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 中醫診斷:月經后期。 辨證:腎虛痰瘀證。 治則:補腎,豁痰,祛瘀。 治法:內服處方,藥用當歸10g,熟地10g,肉蓯蓉12g,覆盆子12g,三棱9g,紅花9g,菟絲子12g,山茱萸9g,柴胡9g,黃芪20g,枳殼12g,淫羊藿12g,鎖陽12g,夏枯草15g,車前子(包)12g,麥冬10g。7劑,水煎服。 二診:服藥后月經未行,BBT單相,白帶不多,腰酸,舌淡黯,苔薄,脈弦滑。繼續治以補腎活血化痰,加重化痰力度。藥用當歸10g,川芎9g,蒼術9g,制半夏9g,陳皮6g,枳殼12g,夏枯草15g,山茱萸10g,菟絲子10g,鎖陽12g,柴胡9g,鹿角霜12g,紅花9g。7劑,水煎服。 三診:腰酸,舌淡黯,苔薄,脈滑。預計月經將行。予以活血祛瘀通經。藥用當歸10g,川芎9g,熟地10g,赤芍10g,劉寄奴15g,川牛膝15g,路路通15g,紅花9g,澤蘭15g,馬鞭草30g,蒼術9g,枳殼9g,桂枝9g。7劑,水煎服。 四診:月經已行4日而凈,色紅量中,痤瘡較重,口干,舌質黯紅,脈沉弦。治療加重補腎陰力度。藥用生地12g,枸杞子9g,白芍10g,墨旱蓮15g,山茱萸9g,懷山藥12g,菟絲子12g,制首烏12g,茯苓12g,蒼術9g,夏枯草15g,當歸9g,熟地9g,紅花9g,柴胡9g,丹參9g,牡丹皮9g。7劑,水煎服。 五診:白帶增多,余無不適,舌淡黯苔薄,脈沉弦。預計即將排卵。予補腎、活血、豁痰法以促排卵。藥用當歸10g,熟地10g,肉蓯蓉12g,覆盆子12g,三棱9g,紅花9g,菟絲子12g,山茱萸9g,柴胡9g,荷葉15g,石菖蒲12g,夏枯草15g,皂角刺12g,枳殼12g,黃芪12g,鹿角片12g。7劑,水煎服。 六診:BBT上升2日,舌脈同前。說明卵子已順利排出。 處方:前方減去柴胡、皂角刺、紅花,加淫羊藿、巴戟天、續斷以溫補腎陽。 效果:如此以促排方為基本方進行補腎填精,化痰祛瘀,并順應月經周期之陰陽變化序貫調周,加減治療4個月,月經周期逐漸正常,患者BBT及B超檢測顯示其排卵功能已然恢復。2011年7月12日復查,停經52日,查尿HCG陽性,B超顯示宮內妊娠。 按:患者試孕多年未孕,究其原因,與多囊卵巢綜合征排卵障礙相關。患者初診時已經月經2個月余未行,對于育齡期婦女首先要化驗尿HCG,排除是否妊娠。并予B超檢查了解子宮內膜厚度和卵巢、卵泡的發育情況。患者平素容易腰酸,此為腎虛腰府經脈失養之象;腎氣不足,中陽不振,水化失司,痰濕內阻,流于肌膚,則形體肥胖;痰濕壅滯,氣血運行不暢,夾瘀夾痰,痰瘀互結,氣血瘀滯,卵子難以排出,則卵巢增大。參合舌脈四診,診斷為腎虛痰瘀證,根據辨證結合B超結果,以自擬補腎活血促排方為基本方加減,進行補腎、祛瘀、豁痰、調周治療。過程中隨癥加減,順應周期,調理近4個月,使患者逐漸恢復排卵,最終順利懷孕。 【參考文獻】 [1] 宋穎,李蓉.多囊卵巢綜合征中國診療指南解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8,34(10):737741. [2] 牟艷艷,徐蓮薇,賈曼.孫卓君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經驗[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8):14731475. [3] 王憲.月經周期療法的中醫文獻研究[D].山東:山東中醫藥大學,2014. [4] 倪曉容,孫卓君.孫卓君教授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經驗[J].陜西中醫,2012,33(4):465467. [5] 倪曉容,徐蓮薇,孫卓君,等.補腎活血調周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2,30(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