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之后,加快推進中國農村的城鎮化再次成為媒體的熱門話題。此時,一個和農村城鎮化息息相關的名詞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農村土地確權。那么,到底農村土地確權是什么意思呢?農村土地確權有什么用呢?在此,搜房網為大家整理了有關農村土地確權的全面解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權和他項權利的確認、確定,簡稱確權。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的內容。每宗地的土地權屬要經過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核屬審核、登記注冊、頒發土地證書等土地登記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確認和確定。
農村土地確權的確權機關是指依法有權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歸屬的行政機關。依照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確權的權利主體為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說只有鄉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的權力。
主管是指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具體承辦部門。土地管理部門做為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具體承辦確權工作,對確權的意見和建議,要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決定。
農村土地確權必須確定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應體現土地確權的精神實質,為正確界定土地權屬指明方向,并在整個土地確權中始終起指導作用。 尊重歷史,面對現實的原則; 有利于生產和生活,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 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則; 分階段、區別不同情況處理原則; 權利設定一般法定原則。
據悉,北京市國土資源局計劃在2012年底前把全市行政轄區范圍內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認到村農民集體和鄉鎮農民集體,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定的產權主體代表行使。與此同時,開展農村地區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除外)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到2013年底完成。
而針對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狀況,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副省長徐鳴建議,要從土地確權著手,實現“耕者有其田”,讓農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這有助于守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
“盡管中央一再重申,但目前我國耕地保護形勢不容樂觀。”徐鳴說,據國土部門統計,2011年耕地增減相抵,凈減少49萬畝,全國耕地保有量為18.2476億畝。而許多農業部門的專家學者認為,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的情況可能會超出國土部門的統計。
徐鳴代表指出,各地違法用地的情況仍大量發生,耕地逐年減少、質量逐年下降是不爭的事實,這證明不能單純依靠政府監管,必須雙管齊下,既要加強政府土地執法監管,又要加快土地確權,把農村承包土地的生產經營權直接交到農民手中,并賦予生產經營權更豐富的內涵,使農民真正成為農村土地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廣大農民熱愛土地、專心農業,促進農村的長治久安、繁榮發展。
徐鳴建議采取兩方面措施,一是由國務院作出決定,推進農村土地確權。新一輪農村土地確權一定要把農村承包地的經營權直接交給農民,明確農村土地性質是集體的,土地生產經營權是農民個人的。二是可以考慮賦予農民承包地的生產經營權以一定的物權屬性,確權后的承包地生產經營權可以抵押、可以有償出租等。
————————————
微信號推薦:“房地產那點事兒”【fdcnds】
會炒房的都是千萬富翁了,帶你玩轉房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