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醫學研究表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不高的狀況)對機體的危害很大。例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腦梗塞發生率比收縮期和舒張期血壓都增高的患者高1.8倍。因為長期的收縮壓升高可使動脈內膜損傷,并促進血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從而加速動脈硬化。因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易發生動脈硬化和腦卒中。
單純收縮壓高的患者易卒中
近年來,大量流行病學、循證醫學和臨床研究證實,收縮期高血壓所帶來的危害性可能比舒張壓升高更大。所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不高(低于90毫米汞柱)的高血壓病患者。即使舒張壓不高,若收縮壓為160—179毫米汞柱,就可視為中度高血壓;收縮壓≥180毫米汞柱就是重度高血壓,并應按此分級結合并存的危險因素進行相應的治療。對于無危險因素者,應將收縮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對于合并有糖尿病或腎病的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應將收縮壓控制在130毫米汞柱以下。隨年齡增加,收縮壓變得更為重要。在50歲以上的成人,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是比舒張壓升高更為重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
醫學研究表明,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大于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不高的狀況)對機體的危害很大。例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腦梗塞發生率比收縮期和舒張期血壓都增高的患者高1.8倍。因為長期的收縮壓升高可使動脈內膜損傷,并促進血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從而加速動脈硬化。因此,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者易發生動脈硬化和腦卒中。
減少中風也不是防不勝防。生活中一些很簡單的措施,比如脖頸運動就可以減少發生中風的危險。
搖頭晃腦,中風減少。這是心血管專家在對中風的發病情況進行職業分析時,受到啟示并提出的。研究者發現,油漆工中風發病率明顯低,經再三分析也找不到其他與眾不同的地方,便想到可能與漆匠們在工作時頻繁地搖頭晃腦有關。因為油漆工在揮動漆刷工作時,他們得不停地上下點頭、左旋右轉脖頸。這其實是一種輕柔的頸部運動。運動增強了頭部血管的抗壓力,頸部的肌肉、韌帶、血管和頸椎關節也因此增強了耐力,并減少了膽固醇沉積于頸動脈的機會,不僅有利于預防中風,還有利于高血壓、頸椎病和青光眼的預防。由此,專家們認為,每天2~3次,每次3~5分鐘做不同方向的柔和的頸部運動有益健康。
聳聳肩膀,活血健腦。有關專家指出,每天早晨醒來后,老年人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緩緩起床,先做5分鐘左右的聳肩運動。因為這種看來十分簡單的雙肩上提、放松的反復運動,不僅能使肩部的神經、肌肉、血管得以放松,活血通絡,有益于防治肩周炎,更因為它又是一種由頸部參與的運動,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了人工驅動力,迫使流動遲緩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腦,因而減少了腦血管供血不足和發生梗塞的危險。
熱水擦頸,軟化血管。中風的發生,每每與頸動脈內膜的膽固醇沉積而形成的粥樣斑塊有關。有專家指出,可以利用每天早晚洗臉的機會,以5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擦洗、按摩頸部四周,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度。這既是一種頸部運動,又是一種物理療法,可以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改善血管壁的營養,減少膽固醇的沉積,促使硬化的頸動脈變軟,恢復彈性,有利于改善大腦供血并減少中風發生的危險。
收縮壓在臨床上意義很大,有一種高血壓稱為收縮壓偏高癥,就是指舒張壓正常,而收縮壓增高,在高血壓各種類型中,收縮壓增高最常見,而且更難控制。臨床觀察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而表現的單純收縮壓增高,更易發生中風和冠脈急性事件。因此在臨床上醫生會更關注病人的收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