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教育最缺的是什么?結合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認為中國家庭教育最缺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理性的心靈溝通。注意,這里是理性的心靈溝通!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心靈溝通,顧名思義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也是情感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與孩子之間,為什么心靈溝通會越來越少,越來越不通常,越來越沒有效果?原因就在于缺少了理性二字。
如果說沒有跟孩子進行心靈溝通,這冤枉了很多父母。有的父母會說,自己總是找一切機會與孩子溝通,但效果卻是大打折扣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不少,但很多都是無效溝通。即父母說的再多,孩子內心里并沒有認同或接受。
中國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小時候聽話懂事,怎么說孩子就怎么做,可是大了什么都不聽了說什么都沒有用了。雙方不溝通好一些,只要張口說話,就非吵架不可。父母與孩子之間,本來應該是最好溝通的,因為兩者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可結果是最難溝通。
其實,父母從一開始就沒有與孩子進行理性的心靈溝通,即孩子生下來兩者的溝通就沒有建立在理性之上。
首先,父母與孩子的地位是不對等的,即不是人格平等的關系,而是一個大一個小,一個上一個下,一個強一個弱,一個發號施令一個聽令行事。
其次,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感情總是占上風,理性總是缺席。孩子幼小時,一哭一鬧,父母就會投降 ,不能堅持原則,滿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這是感情或者溺愛在作祟,沒有理性,必然是這樣。孩子長大時,有了獨立人格,父母仍把孩子當作附屬品或下級,還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孩子當然就不會接受了,兩者的溝通當然就遇阻了。
第三,父母缺少心靈溝通的意識與技巧,不重視心靈溝通的重要性,認為孩子只要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成績突出,就不會有問題,更不會想到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會存在問題。這仍然是理性缺乏的表現。
第四,不少父母不注重學習,不注意提高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孩子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一方面,有些父母懶惰,不愿意學習,不與時俱進;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思想保守,頑固不化,默守陳規。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其實不是孩子造成的,也不是學校老師造成的,而是父母與孩子溝通不暢造成的,即缺少理性的心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