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律己”是黨員領導干部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本、行為準則,我們必須深刻領會、躬行實踐。我認為,作為一名法官,更要恪守“嚴以律己”要求,堅持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責任思維,做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唯此才能更好地依法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依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依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嚴以律己”必須堅持法治思維。手握戒尺,最重要的“戒尺”就是法治。司法工作事關國家法律實施,事關公平正義,事關百姓安居樂業。因此,政法干部必須堅持法治思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要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著手,向群眾滿意的方向努力。
從法院的情況看,當前,首先要認真查擺和著力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為內容的“六難三案”問題,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在這方面,我們吉林中院于2013年開展了“司法行為規范年”活動,對法律沒有規定或有規定執行不好的司法環節進行專項治理,重新制定了32項規范,把“嚴以律己”的要求落實在具體司法實踐中。如今,“崇尚法律、公平正義”已經成為吉林中院共同的工作理念和行為準則。
“嚴以律己”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政法部門領導干部要準確判斷司法實踐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規避風險,減少失誤,這是嚴以律己在“內心層面”的要求。樹立底線思維,就要“日省吾身”,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拋棄欲望貪念,不越雷池,不觸紅線,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近年來,吉林中院始終堅持從嚴治院理念,圍繞“改革權限、依法確權、科學配權、陽光示權、全程控權”的“五權”要求,嚴格規范人、財、物、案“四權”運行。探索推進落實八項權力、三個風險等級、70個風險點的“8370”預警防控機制,營造了“不能為、不敢為、不愿為”的管理氛圍。2013年干警無違紀,院領導班子連續十余年被地方黨委評為政績突出班子。
“嚴以律己”必須牢固樹立責任思維。領導干部的職級職位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心存敬畏,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法紀,這是“行為層面”要求。要通過深入推進司法改革,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嚴格執行案件過問留痕制度,實行責任與權力捆綁,權力運行到哪里,監督的觸覺就延伸到哪里,避免法官司法行為失范、司法責任缺失?!罢?,正也,己不正焉能正人”,我看來,政法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起責任意識,工作上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敢于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生活上要懷淡薄之心,潔身自好,禁住誘惑。清白為官,本色做人,樹立起清正廉潔、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