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視頻觀看:
提示: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教育的極致是行為影響!您的行為將會影響下一代。
模仿,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從1歲半開始,我們的孩子就進入了一個高度模仿的階段,從語言到動作,從舉止到裝扮,從習慣到個性。生活中無處不模仿,而這模仿,也將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漸形成孩子鮮明的個人特色。
作為父母,我們肯定是孩子的首要模仿對象,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往往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目標。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復印機,孩子就是復印件。
孩子不聽話,不愛學習,不禮貌,這不好那不好,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優秀,該怎么辦?
聰明的智者給出了答案:復印文件時,如果復印件上面有錯字,是改復印件還是改原件?
復印件出了問題,要改原件!
毫不客氣的說: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請先把自己當成什么樣的人。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家長自己問題的投射。
對于孩子的模仿行為,我們一定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自身出發,首先嚴正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而不是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給自己種種借口放肆隨意,而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種種限制。
其次是要清凈孩子的周圍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在遭遇不當行為時,要及時為孩子進行正確的解釋,讓孩子理解到,這樣的行為是不當的,不足以學習模仿,是不正確的。在孩子模仿正面的言行并正確模仿的時候,我們也要不吝于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感受到正確模仿所能得到的認可和尊重,加強孩子正確模仿的樂趣,而更愿意通過細致觀察和模仿,去學習正面的事物。
最后用一句話來總結: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百師通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為什么有些孩子學習輕松,卻考高分?
有些孩子很辛苦,成績卻不理想?
記憶大師湯世聲:“學習是有方法的,死記硬背是造成學習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
湯老師能在1天內記憶500多個英語單詞,3天內背出<道德經>。
你想讓孩子掌握這些方法嗎?那就報名參加免費網絡公開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