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博導的減肥秘笈
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趙立平
減肥后:2008年7月:體重76.5公斤,腰圍2尺7寸;血壓70/110;脂肪肝消失。飯量只有兩年前的一半左右。面色紅潤,精神抖擻。
減肥秘笈:1.盡量少吃肉,15%以內(nèi)。2.盡量多吃全糧(蕎麥為主)、吃涼米、涼面(富含抗性淀粉和膳食纖維)60%左右;盡量少吃甜食。3.喝生苦瓜漿汁,交替著喝苦丁茶與普洱茶。4.每天跑步。
從上高中開始到博士畢業(yè)以前,我的體重一直是60公斤。身高
2006年,我體檢發(fā)現(xiàn)血壓偏高、脂肪肝也比較嚴重,于是下決心減肥。經(jīng)過一年多努力,體重下降到了76~77公斤,腰圍成了2尺8左右,原來的褲子全部成了“燈籠褲”。不少人見了我,都說差點認不出來了。“你是如何減肥的?”就成了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每天二兩涼蕎麥
開始減肥時,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措施是,每天吃2兩蕎麥。具體的做法是,把蕎麥粒洗凈,涼鍋下水,水開后再煮20來分鐘就差不多了。蕎麥粥不要熱乎乎地吃,一定要放涼了再吃,里面可以加一個原味無糖酸奶,兩個月后就會明顯感覺體重在下降。
因為蕎麥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比一般的禾本科的谷物都高,對人體很有好處。之所以吃涼的,是因為把含有淀粉的食物煮熟了,熱乎乎地吃,很容易消化,很快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血糖會立馬升高,身體要趕緊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長期這樣手忙腳亂,人體的糖代謝系統(tǒng)難免出現(xiàn)問題。
如果把煮熟的淀粉慢慢放涼,淀粉鏈就開始折疊、結晶,最后變成很難消化的“抗性淀粉”。這些淀粉我們?nèi)说牡矸勖负茈y降解,沒消化多少就進入大腸,在那里有很多專性厭氧菌可以發(fā)酵利用這些淀粉和其他各種膳食纖維,把它們轉變成能源。
涼米、涼面吃得比較多的民族,例如日本人和韓國人體重控制得都比較好。上海人也有一種傳統(tǒng)的食物——“泡飯”,將剩米飯開水泡熱了吃,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要記住千萬別再加熱去煮,因為我的朋友唐惠儒教授曾經(jīng)研究過,涼淀粉如果加熱到
其實,除了蕎麥,各種谷物類的食物都可以這么吃,注意必須吃全糧,不要吃磨過的精米精面。另外,要盡量吃涼米、涼面。如果吃涼的不舒服,就用開水泡一下,溫到50~
吃肉不超食量的15%
“減肥一定要從盡量少吃肉開始!”這是沒有捷徑的,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胖友,這是很難的一件事。因為吃肉會上癮,越吃越喜歡吃!如果我從腸道菌的角度講一講,也許能勸勸胖友們。
長期吃肉多的人,在腸道里也就培養(yǎng)出了喜歡吃肉的細菌。如果突然不吃肉了,這些喜歡吃肉的細菌就會攻擊我們自己的肉,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就會拼命保護自己,一來二去,這場戰(zhàn)爭會讓人非常難過,感到乏力。減肥第一個月,我?guī)缀跬5袅怂械娜澆耍Y果就出現(xiàn)這種“減肥綜合征”,與戒煙開始遇到的難過癥狀是類似的。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否則就前功盡棄。
“不吃肉沒有力氣”是很多人的體會,其實是腸道細菌在作怪。美國華盛頓大學Gordon教授指出,無菌鼠飼喂高脂飲食不會肥胖,說明腸道菌群是肥胖發(fā)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里丁大學Gibson教授發(fā)表論文指出,長期高脂飲食會使人體內(nèi)保護腸道屏障的細菌如雙歧桿菌下降,甚至消失,從而使腸道變得更加通透,通俗點說,就是“腸子漏了”,而產(chǎn)生內(nèi)毒素的細菌數(shù)量會上升。人的免疫系統(tǒng)就會做出反應,身體于是開始“發(fā)炎”,長期低度炎癥最后導致免疫系統(tǒng)紊亂、胰島素抵抗、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于是糖尿病、冠心病應聲而至。腸子變漏的另一個后果,是吃肉菌產(chǎn)生的毒素,如神經(jīng)毒素、致癌物質(zhì)等也會進入血液,在全身到處跑,時間久了,就能引起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化,甚至癌癥。
到底吃多少肉合適,按我的經(jīng)驗,不要超過進食量的15%。喜歡吃肉,嘗嘗味道即可,不要吃肉管飽。肉吃得太多,會讓自己發(fā)炎、得病,成為腸道不良細菌的“奴隸”,變成它們的“儲糧庫”,而且最后還要得病。實在不值得。
苦味食物最減腹
減肥堅持到2007年7月,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重已經(jīng)穩(wěn)定了下來,但肚子上面依然有一塊肥肉,怎么都不肯消失。我加大了運動量,做俯臥撐和仰臥起坐都沒有什么效果。一位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教授,在談到腹部脂肪之難去時,幽默地說,他的肚子已經(jīng)變成了搓板(指肌肉很發(fā)達),只不過上面依然堆積著沒有洗完的衣服(腹部脂肪)。這位教授成為素食主義者已經(jīng)10年了,體重減了很多,但腹部脂肪還是沒有去掉,醫(yī)生說他的代謝性疾病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
到了2007年底,根據(jù)國外同行的論文和我們自己的工作,我已經(jīng)幾乎可以確信,肥胖就是細菌引起的疾病。只不過這些病菌不會進入人的血液和器官,始終在腸道里,進入血液的是它們的細胞壁成分——脂多糖。這些脂多糖是“內(nèi)毒素”,可以引起人的低度的免疫反應,長期低度發(fā)炎,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代謝性疾病!腹部的最后那塊脂肪的“揮之不去”與這些細菌在腸道里的活動直接相關。如果這個理論是對的,要最后清除腹部脂肪,就必須把能產(chǎn)內(nèi)毒素的這類細菌從腸道里清除出去,“祛火”、“消炎”。
中醫(yī)認為,苦味的蔬菜和茶,如苦瓜和苦丁茶,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在西醫(yī)看來,就是能消除低度的炎癥。這恐怕要歸功于這些植物中存在的比較溫和的殺菌物質(zhì)。我開始每天生吃1根苦瓜。早飯和晚飯前,把苦瓜洗凈、切碎,在攪拌機里與木糖醇酸奶打成勻漿,空腹飲用。天天如此。如果出差在外,不方便吃苦瓜,我就喝苦丁茶。
如此堅持一個月后腹部開始縮小,兩個月后,體重又少兩公斤,而且主要是減在肚子上!看來這個理論是有點道理的。其實吃苦瓜,喝苦丁茶減肥的文章比比皆是,苦瓜降糖的研究也很深入。只不過,用改變腸道菌的觀點來解釋的僅我一家而已。
當然,除了飲食,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到了減肥“平臺期”,無論你再怎么控制飲食,也不能如愿。我現(xiàn)在每天跑步,從最初的3000步開始,逐步增加,到現(xiàn)在為每天慢跑10000步,大約相當于5公里,減肥已經(jīng)成為過去,健美才是我現(xiàn)在要追求的事。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際微生物生態(tài)學會常務理事,在人體腸道菌群與人的健康方面有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