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簡介:王光宇,“精準脈診”的發現者、王氏脈診流派的創立人。先生數十年來,孜孜不倦研究中醫之脈診,至今已基本可無需問診,只通過脈診,有時結合望診,既能言明患者癥狀同病名,且能診斷出大部分疾病的水平。使傳統脈診的模糊性變得清晰、準確。其脈診基點明確,脈度規范易探,可操作性極強。與病家自身感受極其吻合,很容易提高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先生診脈后確定的病名為西醫病名,可以為目前的儀器、實驗所證實。可驗證性、可重復性、可行性令人嘆為觀止。打破了長期以來中醫脈診結果無法用現代方法證實的“惑局”,開創了中醫診斷與現代診療方法結合的先河,對中醫脈診的繼承、發展、提高提供了一個優秀的范例。
中醫首先要解決的是診斷問題,即四診。有人問我你只講脈診,能行嗎?這個問題提的是對的。我脈診后開方子有我自己的思路,可能很多傳統中醫并不認同。我有一個徒弟對我說,老師,你的診斷二流,處方三流,而療效一流。不管用什么方子,只要療效好就行。面對一個病人,要取得他的信任,這才能取得好的療效。盡管切診為四診的最后一個,但我們古人認為脈診為首。李時珍說:世之醫病兩家,咸以脈為首務。光靠脈診是不行的,要做到四診合參。如果僅僅是脈診,有些病還是很難區分的。舉個例子,右關在傳統中醫里主脾,而西醫說就是主胃。如果有病人說他這個地方很痛,當然是胃病了,不管中藥還是西藥都得是胃藥。
我把一個司機的囊腫摸出來了,她很是信服,于是把她愛人也拉來了。我給他診的是淺表性胃炎,膽囊炎,前列腺炎,他不相信。我說你的病主要在膽囊。我跟他爭論了很長時間,后面還有病人,最后實在忍不住了,就站起來說我只能從膽囊炎治療。我說我先給你開兩副藥,就是上當受騙也就是兩副藥錢。一周后,他的態度判若兩人。他的右關,逐步下壓,剛好指肚沒有感覺時,右邊跳,左邊點點弦,當然是淺表性胃炎;左關,指肚沒感覺,右邊跳,點點弦,這是膽囊炎,甚至有結石,若是點稍弦,結石就大了。我舉這個例子是說脈診診斷很重要。若診斷不成立,病人是不會讓你開藥的。如果我們直接講“你的胃火很重”、“你肝膽濕熱”,老同志還能聽一下,年輕人就不行了。這就逼我們傳統中醫向現代化靠攏。現在和古時候的文化氛圍不同了,那時可以說“之乎者也”,大家都懂,而現在不行了。如果我們用現代醫學,會取得病人的信任。我們要是牢固地掌握了四診,尤其是脈診,就不會被別的表象所掩蓋。我們在今天這個環境下,診斷好病,對自己也是種保護。我在當地是一怪物。周圍人都說你們要摸脈就找那個王老先生,你們要是學脈診也要找王老先生。
中醫司的于炳奎,對我們中醫有很大貢獻。他統計說全國有二十萬中醫,能用傳統診法看病的只有千分之一。他由此向中央呼吁。我們不用方舟子,胡大院士,我們自己就滅亡了。
我們中醫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現在的情況是西醫診斷,中醫治療。
第二,中醫人摸不好脈,不摸又不行,只好裝樣子。
第三,我有一個弟子,也算小有名氣,說其實中醫摸脈摸不出什么的,只是浮沉遲數。
所以于老先生說我們群眾最相信什么?會摸脈的醫生。
今天有一個55 歲的人給我說:我看了你的書之后,病人量顯著提高了。我聽了十分高興,這里面也有我的功勞。中醫內部也有對我的理論懷疑的。我有一個弟子對他伯父說我們學校旁邊有一個中醫能摸出囊腫來。他伯父說不可能,除非是神仙。
沙市有三個乳腺癌的病人,開刀后復發,轉移。我說你們下半身有囊腫,知道嗎?她們說醫生沒告訴她。我說再查查,下身有囊腫和肌瘤,根子沒解決,肯定復發,開刀只是局部解決問題。后來又有一個乳腺癌的病人,拿著醫院通知單,單上說要把左邊的乳房切掉,她不愿意,就找到我。我用按診診斷后說你不單是這個乳房有問題,那個也有。她很緊張。我又說你下面還有子宮肌瘤,而且還比較大。她尺部明顯澀脈。我要求她先去做檢查。當天下午來了,確診為子宮肌瘤,大的已有四公分了。我說我不能確保把你的乳腺癌看好。做醫生的首先要保護好自己。我可以治療子宮肌瘤,在治療肌瘤時可附注治療乳腺癌。病人答應了。我開了藥,并囑咐日常生活所要注意事項。發揮醫患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取得好的療效。兩個月后,乳房已沒有明顯的腫塊了。尺部澀脈消失。五年了,去年得知她還很好,而且還不用吃藥了,我十分高興。我是為中醫高興。我們不用手術就能取得比手術還更好的療效,誰說我們中醫沒用?
我姐,被診斷為膀胱癌。我提兩副藥和兩千塊錢說開了刀之后再找我。后來沒開刀,因為她是高血壓,心功能三級,血小板少,不能做手術。醫生對我外甥女說你母親不能做手術, 63 歲了,身體條件不好,但你們心中要有個底,最多活三個月。半年后,醫生見了我外甥女問怎么樣了。外甥女說好著呢,打麻將去了。醫生說怎么會。外甥女說是我舅舅用中藥治的。
我姐當時從醫院抬回家,我沒有立即用中藥,我原準備在她手術之后用中醫調理的。用了兩副藥,一個星期之后下面就不出血了。后來她女兒把她帶到荊州,才開始正式地吃中藥,后來一直用中藥維持,活了好幾年。我用中藥,沒用麻醉劑,她走的時候很安詳。
下面我就精準脈學初步做個介紹。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網友有疑惑的地方做些解釋。
第一,三指在同一條線上。當然,有些病人的寸口脈是彎曲的,但一般情況下都要求這么做。
第二,我習慣在摸脈以前先把手搭在病人的手腕部。這是辨別病人脈的形式。一般情況下,應該在橈骨處,可有些病人是斜飛脈,需要倒過來才能摸到。還有反關脈。我一搭就能感覺到脈在哪兒。還有一個異行脈,這是我和弟子取的名。異行脈,我研究了多年,也有一些認識。這種脈在反關部有跳動,正常部位也有很微弱的跳動。這病人要是好了,脈就會回到正常的部位來。
九四年,一劉姓患者,我從他左手脈診出他有肝病,后來檢查結果證實了,右手脈怎么也摸不到。我很坦誠,說你右手脈摸不出來,我不敢開藥。病人也很詫異。第二天,病人來了,對我說他摸到了,告訴我在哪,我才知道還有這種情況。九五年我買了一本書,是《四庫全書·子部》里的,才知道這就是反關脈。
再給大家講一下,我第一次摸出胎兒是男是女的事。我那時也算很幸運,來了一孕病人,左手脈特別洪大,右手脈微弱。我想起一句話:左主男右主女。我就對她說你好像懷個兒子。丈夫在她身旁,很激動,大聲問:真的嗎?我再次診一次,確定。那病人立即去做B 超。一查,果真是男孩。摸脈,就是這樣慢慢積累下來的。我們要做有心人,積累經驗。我常對我弟子講,我的脈診也有你們的功勞。我不是把脈分為三部,而是七部,這也是我的弟子們的意見。辨濁脈也是我弟子提出來的。我們現在研究脈診是一個團隊了,也希望同學們能加入進來。
定脈位。醫者診脈前,需與患者倚角而坐,不宜對面相對而坐。患者仰掌將手腕置于脈枕上后,醫者手應與其手成90°角置于寸關尺部位上。這樣的姿勢,有利于醫者腕關節活動自如,減少醫者手的疲勞,增加長時間脈診后的準確性。手腕及部分前臂應置于桌上,手指在脈診時必須平置,不要稍側,否則常常導致人為改變左右弦的脈度狀況,導致脈象、脈度判斷失誤,從而錯誤的判斷病情。把病人的手放好,橈骨頭就暴露出來了,橈后高骨處定關。然后是總按。我一個弟子在醫院實習,向我訴苦說受不了他的老師了。他是總按,單按,再總按,手不停地在動,而不是按照他老師所說的浮中沉了。
按我的方法摸脈,應該先總按。總按是輕取,以感受浮脈,還有芤脈,是芤脈就要進一步下按。第一步是輕取,第二部是輕按,逐步緩慢下壓。輕取輕按,慢慢下按,按到最強的地方后再慢慢下探,這是個比較連續的過程。總按過程中能感受到脈浮下的問題。浮脈剛開始幅度比較大,比較重,比較有勁,時間長了就開始慢慢往回收。這并不代表浮象沒了,是個脈浮下的概念。有同學說:我診脈的時候不能分上下十幾層。這個不用著急,最初先摸兩個層次,三個層次,循序漸進,后面你不想分層都不行。摸脈時要有耐心,先把自己看得低一些,這樣心就能沉下來了。診脈時逐步下壓,就能診斷清楚,比如感冒了多少天。有的病人你摸脈的時候可以跟他開玩笑說你前天干什么去了?他就說我前天乘涼去了。你一摸清楚,病人就對你特別信任。
用浮下手法摸脈就容易把芤脈區分開,芤脈,浮大如蔥管,稍按有,重按就沒有了。按下去是浮脈,再往下就沒有了,我就懷疑是不是芤脈。當然還有其他脈和它相似。從手感上也可以加以區別。繼續輕按下去后,沒到標準脈度以前,在表皮上能摸到的脈都稱為浮脈。不過有的浮得厲害,再慢慢回到正常的位置,這個對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一定的依據。總按就了解到浮脈和芤脈。脈率,對照自己的一呼一吸,數在這個時間內他的脈率是多少,把脈率確定下來。定脈度的強弱,有的人的脈摸上去就是洪大,有的人的脈和林黛玉一樣,摸上去沒有力氣,強弱應該很好分。還有依據脈搏,特別是老年人血脂、膽固醇比較高的,血管壁硬化,摸上去有韌的感覺,就覺得比較硬,像是摸到一個硬脈一樣。反過來,硬脈可以推導他血管硬化,膽固醇偏高。根據這些信號反饋回去。濁脈摸到最強的時候,脈過來的時候不利索。就像長江水流很急,但旁邊還有水流跟著緩慢的前進,就是很渾濁的感覺。摸膽固醇高的病人可以根據他查出來的病來摸,看看有什么變化,再反過來根據他的脈判斷他有什么病。我定的標準脈度與其他人不大一樣。中醫摸脈,很多情況下幾個人摸的脈不能統一;摸脈以后,病證上分析不能統一;第三個,給病人開的方子也不能夠統一。于是,我就想按西醫的觀點定一個標準。我發現定下這個標準的作用很大。比如說有三十個人在全國各地分散,但測脈基本上是一樣的。我們定的標準點一般在寸脈,三指下去寸脈是最強的。按照一定的尺度時寸脈最強,就以這個為標準。我摸下去脈是弱沉還是極弱沉還是沉到摸不到,用標準脈點來比較。尺脈過后中指抬起,另兩個指尖下壓,到了最強的地方后繼續下壓,標準脈點就在這里,可以進行對照。
關于脈的判斷大致介紹下,這個標準脈點是自己定下來的。很多朋友和網友感到比較困惑的就是剛才提到的摸脈的脈度問題。這個問題我以前在家設身處地的揣摩了一下,可能同學感覺脈度不好去感覺,甚至不好理解。比如說弦脈,點點弦、點弦、點稍弦,慢慢地越來越低。但是滑脈幅一、幅二、幅三又是一個脈度。濁脈,點濁、點點濁、點稍濁。
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我能診斷出你診斷不出的病就是好辦法,我摸脈摸出來同樣是好辦法。現代科學儀器、現代的實驗是沒有不讓中醫使用,所以中醫也可使用這些儀器,并很讓病人信服。我們講半天陰陽他就是不理解,這個一查出來他馬上就信服了。另外,摸脈可以得知病情的轉歸,結合這個病人我當時摸他脈的時候就是右邊的遲脈點點澀,左邊的遲脈點澀,我就給他判斷你右邊和左邊都有囊腫,而且左邊的大一些,他找我看病的時候,左邊是2.0×1.6,右邊是2.4×1.3,左邊的遲脈澀一些,右邊就沒有查出來。過段時間再查,兩邊都查出來了,先查出來時只有半邊。所以說掌握這個摸脈的脈度很有意思,疾病的發生、程度、轉歸以及今后的治愈甚至復發都很重要。我很看重脈度,這不是為了顯示中醫的技術如何神奇。有人問你摸的這么準,如果治不好還是枉然。當時我很茫然,你把病說出來但沒有看好,那別人當然不會找你。有時還可以隨著一些現代儀器的添加,可以更準確的把脈象、脈度的標準掌握好。比如老同志多年腦梗塞,半邊拄拐杖,摸脈以后就感覺他血脂高,感覺他左腦栓塞,導致右下側沒有辦法,我說那你最好現在去查下,治療完以后再查,就知道我有沒有療效。膽固醇在5.1 以上就不合格,他查了4.77,甘油酸脂在1.7 以上不合格,他查了1.08,這樣就和我摸脈的情況不符合。根據我摸的話,它應該偏高。我請他換個醫院再查,結果總膽固醇由上個醫院的4.77 變成6.29,不合格,血脂從1.08 到了3.15,這樣的例子我可以說不勝枚舉。脈度我掌握,如果說點點澀的話,這個我們應該原諒現代儀器檢查的結果,確實小了,病人再一多的話,確實查不出來。廣州東莞一個婦產科的醫生,就聽他家人說到我,摸脈很準。他就帶著考察的心情和他的家屬到我那個地方考察去了,我說了五個病,其中一個人他說我這個肌瘤有,但不好意思說,現在你摸出來我信服了。我又不是婦產科醫生,這個不做B 超根本查不出來,只有3mm,只要仔細這么小一樣可以摸出來。還有一個女同志,她在我那兒摸脈的時候,我說她有肌瘤,但她一直沒查出來,后來到部隊醫院才查出來,看的實際上就1mm。所以要利用現代儀器,但不要迷信;尊重專家但不要盲從,一切都要用實踐來檢驗。脈度清楚,對這個疾病的判斷就胸有成竹,能通過現代科學儀器的檢驗。這是關于教準脈點和脈度的問題。
另外還有要會判人生死。有個病人當時診斷是肺結核,痰中都帶血,一個月以后不治了,因為他血壓猛增,人也腫起來了。他先到我那個地方去了,我判斷為高血壓病,結核引起的肝臟病和慢性腎病,還有肝臟引起的腹水。他讓我治,我拒絕。我讓他去檢查,檢查結果胃潰瘍,肺結核已經確診,那不是我的功勞,血壓也很好量。我讓他去住院。他的脈左關微弦,我很少給這樣的人診脈。微弦,基本上在弦脈點的第二個高度,另外點澀,這個點澀就有點讓我害怕,我懷疑是肝癌。這個病人聽了我的話就去住院,是以慢性腎病綜合癥進行治療,三天以后我問他吃飯怎么樣,他說很好,我說你下肢有沒有勁兒,他說有勁兒。關脈不行,就是心臟功能問題,左寸稍弦,就是左邊弦右邊也弦,平搏不是早搏,早搏是動一會兒,停一下再繼續,代脈也是規律的,跳幾下停幾下,澀脈又比較重。三天后他連半碗飯也不能吃了。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人命不長了,他們很希望我治,我不敢治,交給我我也負不起責任。我還安慰病人,胃潰瘍好治。胃潰瘍確實好治,開副藥吃胃就不疼了,我真正擔心的是肝臟和腎病。他的親戚問我怎么樣了,我說他可能死于肝臟,其他的肺結核你現在都不用管,不管是慢性還是急性,至少不會威脅到生命;腎病也能拖幾年,他現在最多半年。這個病人在我手上活了五個多月。這個事情我本不想多說,就是想講講我真實的感受。
掌握了脈診,再和其他的三診結合起來,診斷水平就會提高。這對病人有好處,對我們自己也有好處。我想提醒同學的是,病人身上往往摸到的不是單一的脈象。摸脈是個復雜的事情,需要大家不斷在實際中去練習,培養對脈的感覺。
編輯:木子心 阡陌淺年
本文轉自《中醫天地》
《中醫天地》為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天地”社團所發行刊物,創刊于1985年。
社訓: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宗旨:繼承中醫文化,弘揚祖國醫學;活躍學術氣氛,培養學者之風